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规划地质环境股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06-26 15:21:56 责编:小OO
文档


规划地质环境股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地质灾害

20__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思路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主要目标;切实贯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和“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对于威胁人口和财产数量巨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量力而行、分轻重缓急,积极、主动地争取项目资金进行工程治理。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中,应根据成灾环境、致灾因素与危害对象的不同,结合与社会的防、抗灾能力,因地制宜确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在灾害防治的投入和工作任务的部署上,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工作环节的相互支撑与制约关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扎扎实实、下大力气做好基础性工作。20__年年初经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个。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结合20__年地质灾害预测,按照“三为主”方针、“四结合”原则,抓住重点区域和重点灾害隐患点展开监测和预报,并实行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单位挂钩联系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各乡镇要切实履行好地质环境监测预报职责,充实群测群防网络人员,严格执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制度》、《汛期

值班制度》、《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填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灾巡查速报卡”、做好巡查记录,严格按要求填报“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速报卡”、“地质灾害灾情处理单”,充分发挥群众能动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二)启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结合本方案,在汛期之前,各乡镇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启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安排好汛期值班人员,并将值班人员名单于20__年_月_日前报县国土资源局(汛期5月_日至10月_日)。

(三)各乡镇要根据辖区内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将重点灾害区域、灾点的监测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做到一点一人。重点灾害区域、灾点的监测负责人汛期要参与值班、巡查并做好灾点的巡查记录,保持通讯联系畅通,及时上报巡查情况。同时,一旦发现有地质灾害迹象,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尽量使群众及其财产尽早得到转移。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要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一是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减少人员伤亡为主要目标,建立健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强化汛期值班制度,加大监督和监测力度,发现险情和隐患及时处臵。二是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地质灾害处臵规定》

的有关要求,逐级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村社,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三是要根据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和趋势,结合预案,详细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明确辖区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和重要灾害隐患点;四是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有利时机,运用各种手段,大力开展全社会减灾防灾科普宣传和环境、灾害意识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识灾、防灾、避灾能力。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知灾、识灾、避灾能力,发挥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能动性,因地制宜、主动防灾,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为营造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县充分利用宣传画册、报刊、标语等形式,向公众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宣传地质灾害案例及防范的基本知识。通过强化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地质灾害的防范、避让意识,人民群众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运用各种手段开展科普宣传和环境、灾害意识教育,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知灾、识灾、避灾能力,发挥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五)团结协作、全面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县国土资源局、气象局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在对全县地

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灾害成因、地质灾害易发性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降雨的影响因素,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拟在汛期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与群测群防体系互动,更好地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六)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人员培训,制定完善防治方案

一是各乡镇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群测群防体系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对人员的业务培训。二是各乡镇要制定完善相应的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并抓紧落实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二、规划

(一)做好我县旅游规划修编工作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统筹各业各类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省旅游局和省国土资源厅“”文件要求我县纳入第一批开展旅游产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的地区,经请示我县已开展旅游产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现已完成外业调查、编制文本初稿和初步确定规划区范围图件。

(二)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矿产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规划是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宏观的基本手段。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提升矿产资源规划在指导我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作用,矿产资源是一次性、不可在生的国家重要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一项基本国策,通过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矿山环境与治理、完善。根据省、州的要求,现已确定作业单位,开展了资料收集和大纲的编写工作,认真抓好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确保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完成大纲的编写和规划区图件的布局,正在进行数据的建设工作。

(三)保障规划的“龙头”作用,服务于经济建设

一切建设用地行为都要服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龙头”作用、作用,使其充分体现规划先行的原则。我县做到:凡是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报件不予预审和上报;凡是不符合规划的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不予批准,严格把住“保护耕地”这条红线,严格控制各种建设占用耕地,占用基本农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