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周小学幼儿园体格锻炼的内容与方法
1、结合日常生活进行体格锻炼
(1)户外活动
让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认识环境,通过阳光、空气的刺激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
(2)开窗睡眠
开窗睡眠可使儿童吸收新鲜空气,较低温的气流刺激面部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能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体温调节功能。
(3)户外睡眠
在开窗睡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锻炼方法。一般从夏季开始坚持一年四季。户外睡眠一般在午睡时进行,睡眠最长时间为2小时。避免在风口、阳光直射处进行,注意保暖,温度不低于15℃。观察小儿反应。
2、三浴锻炼
(1)空气浴
空气浴锻炼主要是利用空气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温差刺激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体温调节功能,有助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进行空气浴应从夏季开始,逐渐过渡到冬季。先自室内开始,适应后可转到室外进行。进行空气浴的儿童只穿短裤,使皮肤尽量暴露在空气中。最低温度婴幼儿可降至14—16℃,学龄前儿童可降至12—14℃,体弱儿不能低于15℃。锻炼时间从开始时每次2—3分钟,逐渐延长至30分钟,每天1次。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慢性肾炎及代偿不全的心瓣膜疾病的小儿应禁止锻炼。遇有大风、大雨或气温骤降等气候剧烈变化时则不宜进行。
(2)日光浴
适当的日光照射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可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有利于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儿
童生长发育。
在进行日光浴锻炼前,应进行一个阶段的空气浴锻炼,至少5—7天。日光浴应尽量在裸体状态下进行,或仅穿短裤作游戏活动。但应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和日光直射头部。
日光浴的时间夏季可安排在上午8—9时,春秋季在上午11—12时,不宜在空腹或饭后1小时内进行。日光浴时最高气温为30℃(阴凉处的气温),最低为24℃,要避免冷热过度。
日光浴锻炼后宜休息3—5分钟再进行水浴,水浴后不能再晒干,而应当即用干毛巾擦干。日光浴后应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立即进餐。
(3)水浴
主要利用水的机械作用及温度给人以刺激,以达到锻炼的目的。水浴锻炼的方式有:
①温水浸浴:
室温应在20—21℃,水温为33—35℃。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5分钟,浸浴结束后再以低1—2℃的水冲淋,随即擦干,穿好衣服。
②冷水擦浴
冷水擦浴时应按上肢、下肢、胸腹部、背部顺序依次进行。擦四肢时,应向心性进行。每次擦浴时间约5—6分钟。擦浴完毕穿衣休息。擦浴时室温为18—20℃。
③冷水冲淋浴
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冲淋时先冲背部、两侧、胸腹部,不能冲淋小儿头部。每次时间约为20—40秒。冲淋一般在饭前或午睡后,室温应在20℃以上,水温为35℃左右,逐渐下降至26—28℃。
游泳时气温不应低于24—26℃,水温不低于22℃。游泳时间从2—5分钟逐渐延长至每天10—15分钟。游泳不得在空腹或刚进餐后进行。
3、体操
适合各种年龄的体操如被动操、主被动操、竹竿操、幼儿模仿操、广播操、健美操、韵律操等。
4、游戏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