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校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如何树立公信力
2024-06-26 15:25:47 责编:小OO
文档


高校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如何树立公信力

高校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如何树立公信力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陆续公布了针对农村考生的专项招生计划,越来越多寒门子弟将享受这些特招待遇。根据此前教育部《关于做好20__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有关高校应在4月15日前公布招生简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6所高校公布了今年面向农村学生的专项招生计划简章。

农村生专项招生计划已不是第一年实施,但还是有些担忧。此前几年的农村生专项招生中,一些有权有势者就利用这一计划,把孩子的户籍从城市迁到农村,采取“学籍空挂”(学籍挂在农村,在城市求学)的方式挤占属于农村学生的机会。如果教育部门、学校在招生中对农村生的资格审查不严,那么,专项计划就容易被钻空子。

防止农村生专项计划被权势阶层利用,关键还在于和学校各司其职。部门的职责是制定招生并监督各高校公开、透明地落实,要求各高校公开招生标准并公示招生结果。对于入围农村生专项计划的学生,必须公开不涉及学生隐私的详尽信息,包括学籍、中学学业成绩、大学笔试和面试成绩等,以接受监督。尤需注意的是,在学校官网、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示的同时,必须在学生学籍所在地公示,以接受当地居民、学生的监督。对于学校来说,则应在自主招生中建立的招生委员会,摆脱行政对招生的干扰。这有助于形成自主招生的公信力,也有助于改变社会对自主招生的看法。对于农村生专项计划,有一种说法是,这是降低高校的录取标准。表面上看,似乎如此,农村生的高考成绩比不上城市学生。

但是,分数标准本身并不完全公平——一个从小在教育薄弱地区、贫困家庭成长的学生,被要求和教育发达地区、富裕家庭的孩子,回答同一张试卷,按一样标准录取,这背后的不公平,被“一刀切”的分数标准掩盖了。对于农村生,合理的评价应该是,观察、分析他们的求学过程,在学习上投入了多少时间,接受了怎样的教育,达到了怎样的标准。

如果高校的自主招生,能把评价、录取农村生的标准公开并公示入围农村生的信息,将有助于树立自主招生的公信力,同时改变社会的人才观。比如,有两名学生申请美国一所大学,其中一名SAT分数很高、中学学业成绩也都是A,另一名SAT成绩中等、中学学业成绩B居多,可这两名学生都被学校录取了。学校录取后者的理由是,这名学生家庭贫困,在高中用大量时间去勤工助学,还参与了社区公益服务,取得这样的学业成绩已说明其足够优秀。这样的理由令人“心服口服”。高校只有录取时把理由说出来,给每个自主招生的农村生一份的录取报告,才能回应社会的质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