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汉服社社团文化节活动总结
2024-06-26 15:25:12 责编:小OO
文档


汉服社社团文化节活动总结

社团名称:汉家衣裳汉服社

主题活动名称: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活动目的:通过一系列和花朝节有关的活动,了解花招节这一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认同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活动流程:

一、活动宣传

在当天活动现场摆放展板介绍花朝节的由来和相关风俗

二、活动现场流程

1、我社持续进行的一个活动便是与花有关的联句,猜谜游戏。答对者可获得

花茶一杯或桂花糕一块。而这个活动轻松有趣,自然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关注并参与。联句的内容全部来自我国全国古代的优秀诗词,如秦X《春日》

中的“有情苟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王中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而谜语也来自古诗词,但谜底均是花名儿,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句的谜底便是“白头翁”。由于这类诗词大多是大家学过的,较为容易,一时间现场形成了背诵古诗词的热闹场面。

2、咏花赋诗,由研究生学长现场毛笔书写北宋诗人林的七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其细腻的笔法,专注的眼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配乐诗歌朗诵和伴舞。这个活动成为本社的最大特色,穿着汉服在校园内

活动已足够吸引眼球,而着汉服跳舞自然引发了更多同学的兴趣。在优美婉转的音乐声中,融入一股爽朗的诵读声,透出浓浓的古韵。令人遐想,回望,回顾,回到过去文艺飘扬的年代,醉心。而这正是我们的目的。本次我们配乐的舞蹈,以《桃夭舞》为主。衣袂飘飞,表情自然,舞姿翩翩。连旁边社团的同学也不时探头张望。

4、花卉图片展。为更加切合本次花朝节的主题,我们选取了春天开花的精美

图片十张,悬挂在当天活动现场,丰富了活动内容。同时这些图片与校园花朵交相辉映,构成校园一抹亮丽的风景。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时有同学来向我们询问汉服和花朝节的相关信息,看得出来,他们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当然我们耐心、详细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使用物品清单:

1.1张桌子,2两张凳子

2.花卉图片(诗配画)10张

3.1条绳子,夹子若干

4.音响2个

5.毛笔1支,墨汁1瓶6.花茶100g,桂花糕3盒7.画纸(展板所需)2张,宣纸2张8.纸杯一袋,开水一瓶共花费103元

活动认识: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只可惜这一传统节日已日渐消亡。在现代的经济社会的大潮下,我国古老的优秀文化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我们不担心它们会消亡,但我们惧怕它们永远为世人遗忘,遗失掉过去的美好。我们汉服社举办这次活动旨在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愿大家共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