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安峰小学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实施方案
2024-06-26 15:25:11 责编:小OO
文档


安峰小学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实施方案

安峰小学青年教师“智庸”成长工作室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校内现有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学校后备力量的培养、优秀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安峰中心小学将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教师发展思路为指导思想,校骨干教师资源,以校为本,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安峰中心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将和学校致力打造的“卓越教育”品牌一脉相承。

二、预期目标:(以三年为目标规划期,即2014~20__年)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从前沿理论的学习应用入手,采取“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的培养模式,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重于“引领学习、实践研讨、搭建舞台、提升能力与知名度”。通过核心骨干和发展对象的积极参与主动努力,使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和实践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更好地为虹桥小学培养出师德优良、专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具有个人独特教学风格的优秀青年教师,逐步培育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梯队,创立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搭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在东海县乃至连云港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教师团队。

三、组建形式:

工作室的成员由三级组成——组长、副组长、发展对象。

组长:陈。

副组长:侍、周

核心成员:青年工作室所有成员

四、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工作定位:

工作室工作定位:研究的平台,成长的舞台,辐射的核心。

1、通过优课评比、安小讲坛、课题研究、博客交流、、论文比赛、外出培训成果推广等方式,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工作室成员

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成长,在研究中成长。

2、通过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促进优质的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实现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

3、充分利用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凝聚和吸引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共同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

五、教师发展工作室精神:

“智慧”、“多元”、“精进”探索教育智慧,做学术的研究者;吸纳思考融合,做多元的发展者;充满热情理想,做精进的生活者。

从而打造出“卓越教育”的实施者,达到彰显教师个性,创造幸福人生的追求。

六、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工作内容:

1、指导和培养骨干教师

工作室实行负责制,青年骨干教师与工作室签订培养责任书,制订成员专业化发展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方法,每年进行工作总结。

2、开展学科教学或专题研究

工作室全体成员研究教育教学及管理技能与艺术,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研讨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专题研究。每年至少确定一个专题研究题目,及时积累研究过程进行记录,撰写论文和教育故事以及博客,推广研究成果。

3、进行课题研究与课题指导

工作室有共同研究的课题,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科研能力和研科水平。

七、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工作职责:工作室主持人职责:

1、要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活动。

2、要经常关心青年骨干教师在学习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3、要鼓励和指导工作室成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建立课题或自选课题。

4、要经常对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工作进行指导。

5、要把培训对像定位在工作室成员,优先派出培训学习和考察,学年末考

核优秀成员优先推荐为市县表彰。

工作室负责人职责:

(1)指导青年教师有效备课,写教案,准备实验,制作课件等。

(2)每学期给青年教师上1~2节观摩课,面对面对话交流。

(3)每学期跟踪听每位青年教师2~3节课,并填写评价表备案。

(4)带领青年老师申请课题立项,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

(5)每学年对青年教师上课、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工作室发展对象职责(硬性规定):

(1)每学期主动申请执教1~3节公开示范课,写出书面教学反思,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2)每学期必须要有一篇县级及以上获奖论文或发表。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写出2000字左右读书心得,任何成员不得网上。

(3)确定个人的县级或以上研究课题,或参与其他老师的课题研究。

(4)积极参与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

(5)在进行各项活动中注意积累原始资料,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八、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制度保障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制定计划工作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全面工作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由于工作需要还要安排临时性工作会议。

(4)所有会议相关人员必须参加。

2、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通过网组书籍等渠道自学,每周将学习成果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以观看录像或讲座的形式展示给全体教师,另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每月定期集中学习一次,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每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相应人员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4、经费使用制度

工作室所有经费由学校提供并监督管理。学校在教师发展工作室活动及学习经费方面,将大力支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