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摆省乡小学支教策划书
2024-06-26 15:25:10 责编:小OO
文档


摆省乡小学支教策划书

2011暑假支教活动

主办单位:贵州XX学生会

一、活动背景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各族人民艰苦拼搏,使贵州教育事业在起点低、投入少、时间短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由于受经济长期滞后的制约,我省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大学生的综合发展,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社会实践方,都能积极向上,能吃苦耐劳。加上中国乃一发展中国家,农村环境由为艰苦,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农村教育更为落后,而且大学生更有义务去进行下乡支教,为我国的西部发展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考虑到贵州贫困地区相对较多,而大学生义务支教工作仅为很少一部分地区带去知识,摆省乡小学也是我校电气工程学院连续第2个年头支教,为解决学生支教工作不全面问题,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特举行此次下乡支教活动。

二、活动宗旨

大学生进入经济落后的农村,可促进新农村建设,并为创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交流,减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对教育的观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通讯设备落后,先进的思想无法更好地在乡村地区传播,而大学生深入农村是很好的方法之一;而对于教员本身,增长在农村生活的经验,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锻炼生活的能力,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培养教员的团队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让农村小孩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增长他们第二课堂的见闻也是我们应为之努力的方向。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贯彻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青年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奉献社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贵州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特开展此次假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贯彻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青年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奉献社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贵州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开展此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的

1.传播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开阔眼界,通过给孩子们讲述城市生活的繁荣美好等方式,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图强。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

3.促进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农村、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投身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力量。

5.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社会宣传作用,传播志愿者精神,争取更多力量参与到志愿者服务行列中来;将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反映给社会,呼吁社会帮助贫困山区孩子。

6.响应教育部号召,支持农村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四、活动主题

科学发展促和谐教育普及奔小康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__年7月220__年7月30日

活动地点:龙里县摆省乡小学

六、活动对象

摆省乡小学学生

七、活动成员

刘、宋、齐、李、徐、王、文、廖、韦、许

八、活动流程

3、活动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如天气、场地等),可能造成活动无法或推迟进行。

4、由于参与工作人员的个人主观(如个人素质、能力和情绪)或客观(如生病等)的原因可能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5、学生不积极配合。

6、其它可能发生的不可预见的事故(如交通事故)等。

7、避免触犯当地的民风、禁忌。

(二)应对措施

1、放学时候时刻提醒学生的路上安全。

2、充分强调团队纪律和组织意识,强调志愿者精神;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保证队员的积极性。

4、积极调动队员家访,争取每一个学生能够来上课。

5、交通安全管理,不坐农用车,摩托等。

6、志愿者尤为注意当地的禁忌,在充分了解其民风民俗的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有关的谈话以及举动。

十、活动总结

在摆省乡小学回来后,将学校的资料和老师的建议整理。将出访时所获得的信息等写好总结。

附:具体时间可能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策划人:徐20__年7月19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