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汇编(二)
2024-06-26 15:25:49 责编:小OO
文档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汇编(二)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汇编

一、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 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2、 单位主要责任人是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全面负责。

3、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4、 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5、 对从业人员要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健康培训,督促从业人员遵守相关职业危害规定。

6、 新建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

7、 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

8、 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并督促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9、 单位必须经常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处 正常状态。

10、 加强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异常监测,检测结果,及时公布。1

1、 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

2、 单位应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而隐瞒使用的,要追究其责任。1

3、 单位必须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体检和职业危害体检。

二、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 单位应按照国家申报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2、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 内必须进行首次职业危害申报。

3、 作业场所危害申报必须提供下列资料:(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4、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5、 各分公司、有关部室负责职业危害申报技术资料的准备。

6、 安全部负责职业危害申报资料整理及上报工作。

三、 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 职业安全健康宣传

1、 公司利用《矿山安全报》、电子公示栏、版面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2、 分公司要通过墙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3、 生产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二、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1、 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副经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技人员分别由省、市安监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和发证。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 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用人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矿山、车间、 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井下作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 七十二小时,露天作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 四十小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1)分公司安全教育由分公司安全科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①党和关 安全生产的方针、、法令、《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②分公司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③综合安全知识,分公司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④分公司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2)、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安全组或兼职 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①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②本车间的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③本车间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3)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①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②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③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④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⑤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⑥制订实施师徒合同、包学、包会、保安全、尊师爱徒。必需在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工作4个月后,才能单独作业。

3、 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凡调 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1)分公司安全科负责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制度》执行。2)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3)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 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培训对从事电气作业、机动车驾驶、起重起吊、金属焊接、压力容器、爆破、卷扬、通风、尾矿、水泵等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特殊工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由市安监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领取操 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根据证件的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2)、每年公司要对其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凡新增或调换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由市安监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5、 一般职工安全教育培训1)由公司或分公司每年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2)为了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防治职业危害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分公司每年必须对在职工人进行不少 二十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 表。3)一般三违人员由分公司安全科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 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公司安全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 一周。安全科、安全部,并将三违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存档。

四、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装备维护检修制度

1、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通过三同时验收。

2、 生产单位要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

3、 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毁坏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标志。

4、 如在维修设备时需要拆除防护设施,在维修安装完成后应该将防护设施恢复原状。

5、 生产单位要妥善保护公司配备的应急救援设备(医疗箱、氧气袋、担架、隔离式呼吸器等),不得随意损坏。

6、 公司要定期对应急装备设施进行监测,分公司要定 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应急设备装置处 良好状态。

7、 对配备的救援装备应登记建档,专人管理,不能随便领取,私自损坏。

五、 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发放、使用、报废管理制度为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保护劳动者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根据国家经贸委《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 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贮存和出入库公司供应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和贮存。所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应该严格执行其相应 的标准。公司安全技术部负责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验收,审核劳动防护用品供货厂家资质、产品质量检验资料,监事会和工会组织督促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和出入库工作由供应部统一管理,要设立劳动防护用品专用贮存库,各仓库具体负责劳动防护用品保管、出入库和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贮存安全,防止腐烂变质,如有库存不足、品种不全等情况,要及时报告给供应部安排采购。

二、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一)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

1、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使用周期,由公司安全技术部组织,劳动防护用品评估人员参与,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本企业各工种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制定,配备具有相应安全、卫生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条件、工作环境 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发放标准,满足生产需要。一般情况,一年进行一次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标准修订。

2、 对 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

3、 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4、 生产管理、调度、保卫、安全部门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经常进入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5、 企业应有公用的安全帽、工作服,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临时借用。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保持整洁,专人保管,如有丢失,要查清责任,折价赔偿。

6、 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除对作业人员配备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在现场醒目处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用人单位还应有专人和专门措施,定期保养,保证其处 良好待用状态。

(二) 劳保防护用品的发放。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全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按照《劳保用品管理系统专用软件》实施要求和《公司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建立和健全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卡片,按时记载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情况和办理调转手续,定时核对各工种岗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期限。新工人上岗前安全教育,要专门进行有关正确使用和保养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在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时,也要向领用人讲清正确 使用方法,提醒职工自觉进行劳动防护用品保养。发放程序如下:

1、 公司人力资源部每月31日前对员工按工种、标准造出下月《月份劳动防护用品预发表》。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可以登陆《劳保用品管理系统》(网络版)进入固定物品发放预发登记车间(分公司)选择打印打印设置打印《月份劳动防护用品预发表》,或者到公司人力资源部索取。

2、 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按照《月份劳动防 护用品预发表》中的护品名称、预发时间,由职工本人签字后,对个人开出手工《领料单》,领用人到财务部驻分公司材料会计处换取《出库单》,仓库保管员凭《出库单》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3、 每月26日前,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对本单位当月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按矿山、选矿、管理勤杂等部门分别汇总,编制《月份劳动防护用品汇总表》,连同《月份劳动防护用品预发表》一并报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登记、入账。

三、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一)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

1、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劳动条件、需要保护的部位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型。

2、 必须进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让使用人员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型号、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第10页共 10页

3、 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可靠、有效,严防误用或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护具。

4、 特殊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还应经培训、实际操作考核合格。

5、 职工进入生产岗位、检修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 不许穿戴(或使用)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许滥用劳动防护用品。对 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明火作业的工人,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防护服装的式样,应当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适用美观、大方。

7、 劳动防护用品应妥善保护,不得拆改,应经常保持整洁、完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如有缺损应及时处理。第1 0页共10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