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	
2024-06-26 15:25:53 责编:小OO
文档


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作者:闵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具有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庞大、工序繁多等特点,为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着建筑使用功能、建筑寿命和住户舒适性,更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十分必要。然而在施工中,一些管理和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常会导致工程的质量问题,这也对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等全过程的管理和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1.1手工作业不合理

一方面,作为手工作业操作者的农民工由于不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加之对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应用较少,导致工程中存在大量返工现象,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并延误了工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原材料系统科学的管理,原材料的储存及堆放不能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和合格率降低,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却不能严格遵从制度规定进行施工,管理人员未能严格履行管理职责,施工人员经常违反规章制度进行施工,这些只重建不重管的现象都导致了工程质量的降低。

1.3安全措施不到位

安全负责人不能严格履行职责,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施工中的违章操作时有存在,组织者又未能及时制止不规范操作并对操作者进行安全教育,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

2.1强度控制

2.1.1配比的确定

建筑工程的强度控制主要指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具有用量大、周期长、易受气候条件干扰等特点,有时存在混凝土的离散性过大,甚至不合格现象,因此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商品混凝土由于配合比、骨料级配及水灰比控制较好而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商品混凝土运输时间难以控制,生产厂家常会添加过量的缓凝剂,致使水灰比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坍落度降低等不利现象。为控制混凝土强度,厂家应根据施工时段于出厂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满足浇筑要求。依据不同地区市场的生产材料进行配比实验,保证配比在施工中能得到及时调整,如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石子吸水率不宜大于1.5%,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等。据相关资料显示,砂率每下降,便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1%,水灰比增加1%,对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2.1.2强化养护制度

有时即便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由于抢工期、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等仍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和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因此,应对浇筑量较大的混凝土制定养护方案,并设专人负责,对现场养护情况做跟踪记录,实施多方位的养护措施,加强养护督察力度。

2.2三线控制

2.2.1垂直度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基础。控制建筑工程的垂直度,首先应按照大楼柱网的布置状况,确定出四个边角柱的具体位置;其次是安装边角柱的模板,应沿着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并采用吊线法测定立柱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最后是拆模,并以四个边角柱为基线对其他各列柱进行施工,控制正面平整度及垂直度。

2.2.2轴线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与施工层同步跟上的脚手架导致难以测量一些外围基准点。因此应在常用校准工作完成后,以底楼楼面为基准预埋多块200’’200’’8mm的钢板,并于钢板上标示主轴线的控制点;由二层起向上的施工中,应根据一楼钢板预埋点,留边长2分米的方洞,并使用大线锤来引测下层控制点,然后采用钢卷尺或经纬仪做轴线校正;剪力墙的浇筑一般采用18mm的胶合夹板,于外墙处组合起来固定大模,与内墙处采用散装组合方式,以保证墙体平整度。

应在不同楼层预控轴线处留四个以上洞口,并保证四点处于同一平面;浇筑、加载和模板等会造成洞口标高基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因此应加强洞口处的模板支撑,并利用大楼外围的累计层高复核点对每层向上时的该部位做复核,确保标高准确性。

2.3裂缝控制

在不同环境下,对不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控制标准不同,裂缝最大允许范围为

0.24mm,对于裂缝问题应以控为主。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混凝土用量大、强度高、带有地下室等特征,在所有建筑类型中产生裂缝的几率最大。控制建筑工程裂缝的产生,应使用“放”和“抗”相结合的措施。

所谓“放”,即在结构自由变形状态下,通过足够变形余地所采取的防止裂缝的措施。“放”的措施的设计包括设计永久性的伸缩缝、在外墙面的适当部位留下分隔缝等。施工时应做到,在砌筑填充墙接近梁底处保留一定高度,在砌筑完工的15天后再补砌挤紧;在柱、梁等变截面处应进行分层浇筑;分缝分块进行施工等。所谓“抗”,即在结构无足够的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防止裂缝措施。“抗”的措施要求在施工中,合理选择砂石级配以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及水热化;使用掺合料、混凝土外加剂,避免早强高的水泥的使用,减少水泥使用量;尽量避免过振及漏振,可进行二次振捣和抹面,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水分。将“抗”、“放”措施结合,可有效防止裂缝产生。

2.4管理控制

2.4.1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队伍

一个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项目队伍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建设方应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为工程选择技术水平高、业绩优良、经济实力雄厚的施工队伍;其次,施工方作为工程的实施者应严格执行已编订的工程施工方案,严把质量关,做到从管理制度及规范、具体工艺工序等各方面一丝不苟地对待,并对项目的安全、工期及成本负第一责任;最后,监理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依照建设单位下发的各项原始记录、统计表格、测试报告等对施工现场状况及质量及时把握,督促施工方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2.4.2严把材料关

施工材料是工程的建设原料,与工程质量优劣直接相关,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应对材料的购置到使用整个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对材料进行鉴定,坚决杜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严格控制关键部位的施工,如钢筋的力学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砂石级配、水泥质量等都要符合施工标准,防止混凝土强度不够、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为保证质量及工期目标等,应从施工前到竣工的各个阶段对工程进行动态的分段控制,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及客观环境等问题,对工程计划及进度做及时的调整和修正,及时支付工程款和供应材料,保证工程顺利地进行。

建筑工程具有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庞大、工序繁多等特点,为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总之,建筑工程的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调,综合各个控制点以及施工全过程,以期能够确保质量安全。

[1]张备.建筑工程的施工措施及质量控制[J].中国技术新产品,20__,(13)

[2]李.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__,(24)

[3]张X.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__,(04)

[4]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__,(02)

[5]田乐松.某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科学,20__,24(3)

[6]王;陈;谭银土.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措施及质量控制[J].科学与财富,20__,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