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
日期:规划方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规划方案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李20__年6月19日
骨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规划方案
一、本专业需求论证及建设现状
1、专业前景及需求
据统计,世界上汽车发达国家的汽修企业,一般高级技工和中级技工的比例已分别达到29%和35%,而我们国内的汽修企业的中级技工的比例一般却在25%以下。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50万从业人员。我国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却相当紧缺,已成为制约汽车市场行业发展的瓶颈。按照全国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300万测算,每年需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大约需要1.5万人。
汽车维修作为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重点之一,全国人才需求量近100万。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XX大从的高级维修人员都是德国人,还没有中国自己的高级技师,目前德国驻华维修技师拿的是月薪5万的高薪,如果能够培养出中国的高级技师,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人才,而且社会也可以解决大批剩余动力,造就大批汽修行业金额。
从国内汽车企业的需求来看,汽修高级技师是很抢手的。据调查显示高级技师月收入可达1.2万到1.5万元。而公司曾表示,计划未来3年将在中国开设1000家维修保养店,对汽修高级技师的需求将十分巨大,预计高级技师的年薪在20万元。通过劳动信息网点的建立及用工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仍为
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汽修中高级技师的前景火热。
2.本专业的现状
从上述近三年招生的情况可以看出,本专业的招生承上升趋势,招生人数逐年上升,通过对其他的兄弟和相关企业调研和考察我们发现,考生和家长对我校的本专业所需求的技术领域和实训规模产生量了急需扩大的要求。因此,更加明确地显示出我们要扩大办学规模和加强实训设备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建设,力求改变目前的现状更有利的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目前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现有在校生260人
3、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和实训设备等
本专业专任教师7人,外聘教师2人,参加国家级骨干培训2人,,参加行业、市级培训4人。中级职称2人,其余为初级职称,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但从专业技术结构发展来看,近几年如果不引进年轻教师和专业技术高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几年后就会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状,对本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4、本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汽车底盘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电动机设备检修、汽车诊断与检测四个专业,1个实训基地包含汽车电器等2个实训室,只能满足一般性教学的需求。全部实训设备中,除一台“桑塔拉3000发动机实训台”其他设备均产在国家在生产环节禁止使用化油器之前,其技术属于我国第一代汽车范畴(60年代初水平)。这些设备只能进行汽车的基本机械机构教学,就连现在奇瑞QQ上都采用的技术他们都不具备,其技术含量与现代社会上在用的相关汽车落后几十年,严重制约了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训面积共计856平方米,实训设备价值120万元,拥有大众等校外实训基地4家。20__年,白银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牌总数均居全市第二位,该专业目前基本具备打造成为西部示范专业的基础条件。但虽然有四个专业两个实训室,而要满足本专业培养质量的要求至少还要4个相关实验实训室作为后盾,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着对专业培养质量的要求,现仅有的专业教学设备其技术状况将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教学要求,仅有的现有设备与社会在用的汽车普遍采用的现代汽车技术远不相一致,我们的实验实训中心设备已经滞后,在日益扩大的教学形式下将会对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建议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资的力度,尽快更新现有教学设备,已解决教学设备越来越紧缺且技术落后的现状。
5、增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课程建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每年都再修订,但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需求更是瞬息万变,如果不进行认真的专业研究并引进用人
单位的技术大量的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有核心课程六门,我们还没有完全开启,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使课程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同时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快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步伐,以促进课程教学水平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二、本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五、专业建设规划资金
项目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财政投入222万元,师资队伍建设投入52万元;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运行机制建设投入26万元。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组,项目建设工作组以专业带头人为第一责任人,汽车维修专业教师为成员,汽车行业技术人员参加。
2、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工学结合、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提出建设发展指导意见。
(2)制度保障
①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相关制度
建立《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定期检查制度》、《专业建设项目任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做到项目建设有目标、有规范、有措施、有检查、有考评。
②建立机制,保证建设目标实现
充分发挥教务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教研室作用,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及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灵活的学习空间和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学习模式。
(3)管理保障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实施项目责任制度,实行项目第一责任人制
度,对项目实施负有全面责任;通过《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办法》,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建立监督和检查,实行问责制。
(4)经费保障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精神(教职成[2010]9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专项及行业企业投入,经费总预算30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26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40万元。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