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和静县第八小学依法治校工作上半年总结
2024-06-26 15:26:26 责编:小OO
文档


和静县第八小学依法治校工作上半年总结

加强小学法制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邓XX曾经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同志也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指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法制教育。.

为此,近年来,我校在认真总结"五五"普法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结合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具体际,加快法治化管理的进程,本着"弘扬篮球精神,培育四有新人"的育人宗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的育人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由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管理迈进。.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这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切入口要加强和推进依法治校,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这是学校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的首要条件,也是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切入点.

学校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把多年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加以巩固下来,实现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之以恒,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因此,我校在推进法治化进程中,首要任务是注

重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经过多层次多渠道的调查研究,最后确立了校长亲自挂帅,由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机构,党,政,工,团管理格局网络化,形成全校各方密切配合,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从而确保了依法治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在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我校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建立了学校总章程《校务制度汇编》,在学生管理方面,有《班级管理条例》,《日常行为规范》,《优秀学生评比和管理条例》,《违纪违规学生处罚规定》等,在教职工管理方面,有《政治学习制度》,《考核制度》,《考勤考绩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规范》,《学科教学常规》,《工作岗位聘任条例》,校长,主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岗位责任制》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从而为我校法治管理制度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石,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工作头绪井然有序,学校事业蒸蒸日上。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是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

首先必须加强学校领导队伍建设.根据江XX关于建设高素质干伍的指示要求,我校在中层领导,部门负

责人的组建时,实行岗位竞聘制,把德才兼备,群众信得过的同志担任学校各个层面的领导,在培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的原则,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使每位领导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炼就了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管理队伍,为学校依法治校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同时,学校聘请派出所干警担任法制副校长,从而更加充实了学校法治管理工作的领导力量,使学校法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全体教职工是推进学校法治化建设的基本力量,教职工法制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法治化的进程.为此,近年来,我校制定了依法治校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每位教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职工要有普法学习意识,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开展丰富,灵活多样的活动,这是依法治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法制教育的途径应是多种多样的,如制课,开座谈会等.实践证明,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效果较好。我们认为,在低年级学生中采取制课,问卷调

查,法律咨询的方式较好,而在高年级学生中采取组织召开辩论会,搞主题班会的形式比较好。

四、坚持"依法治校",还必须与"以德立校,以情育人"有机结合,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

江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略对教育界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和以德立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今天,学校管理中尤为突出的是"法,德,情"这三个字,法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保证,德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灵魂,情是学校管理的润滑剂,因此,只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情感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反之,随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法制观念的增强,从而又能进一步提高师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和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培养.学校只有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情育人"有机结合,把握这三者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才可使一所学校得以可持续发展。

我校在学校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的学校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又始终坚持"以德立校"的原则,我们始终认为,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塑造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人,以德

治国才有坚定的基础.同时在执行严格规范制度的操作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管理对象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投入,做到制度无情,操作有情,让学校的每一个个体都能自主能动地健康发展.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提出了"目标激励人,榜样教育人,事业提高人,情感温暖人,活动感染人,生活关心人,制度规范人,氛围熏陶人"的要求,开展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每年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全面体检,珍爱生命,关爱学困生,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等,增强了全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凝聚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五、常抓不懈,积极推进,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法制教育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开学前,放假前的教育,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做到坚持不懈,警钟常鸣。

几年来,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过程中,我们时时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将的审判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资源,未成年人法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保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是一种有效途径,但仅靠上几节法制课,搞几次模拟法庭还远远不够.法律是门社会学科,要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必须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教育.同时,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也有待于学生家长及教师法律意识的增强.要让家长,教师意识到,在未来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仅

仅满足于"高分","考上大学"还远远不够,一个孩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要在未来立足于社会,必须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必须学会遵守规则,不能逾越法律去办事,否则便会处处碰壁.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立后,我们将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对教师进行针对"问题少年"教育的法律辅导;在家长学校中,开设法制教育课内容;同时还对预防犯罪,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研究,以及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我们将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宣传的"三个一"活动,即设立一个法律问题兴趣小组,在校刊中开辟一个"中学生与法"的栏目,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学法,用法活动。

通过开展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培养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的学生比培养一个高智商,高分数的学生要难得多.在重智轻德的思想倾向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残缺产品",而不是"成品"。学校尤其是学生家长面对独生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患于未然,要以对子女,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抓好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重视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和静县第八小学

20__年_月_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