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环境污染事故预案
2024-06-26 15:26:24 责编:小OO
文档


环境污染事故预案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公司生产工艺情况,环境污染事故主要为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

1.1.易发生污染事故的地点:

1.1.1.灰库;

1.1.2.钢渣库;

1.1.3.石灰石库;

1.1.4.各转载点、积聚的地点。

1.2.污染事故程度分析:

1.2.1.废气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或死亡;

1.2.2.粉煤灰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2.3.灰库容易造成粉尘爆炸;

1.2.4.污染水容易造成河水污染。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沉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行动,安全快速”。

2.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加强日常环保设施的管理工作,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2.3.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4.统一领导,协调行动。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5.自救互救,安全抢救。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2.6.依靠科学,规范有序。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准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董事长总经理

副总指挥: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技术支持部、生产运营部、财务物资部、综合管理部等主要负责人。

3.2组织机构及职责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①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②向上级部门、当地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

③必要时向当地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④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⑤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⑥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⑦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2)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是公司事故处理的第一指挥者,在事故现场协同事故单位第一责任者,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制订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3)事故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参与制订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救援操作。

负责事故发生时的技术保障工作对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进行分头把关。

4)技术支持部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有毒物质扩散区域的监测和处理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负责提供通讯设施,保障通讯畅通。负责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现场的技术资料。事故发生后,做好与外界的协调工作。

6)生产运营部职责:

调度室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在第一时间按照事故汇报程序进行逐级汇报工作、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调度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保证各类设备运转正常。

7)综合管理部职责: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伤亡、中毒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事故抢险救灾工作。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工作。负责事故抢救所需车辆的调配。做好应急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负责事故的新闻发布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8)财务物资部职责: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保证抢险资金及时到位。做好抢险物资及设备的计划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加强环保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消除设备隐患,防止设备事故引发污染事故;主要措施有:

4.1.1.1.石灰石系统投运。

4.1.1.2.防尘设施投运。

4.1.1.3.输渣系统投运。

4.1.1.4.电除尘运行,提高除尘效率。

4.1.1.5.输灰管道投运,备用管道完好。

4.1.1.6.灰库设施完好。

4.1.1.7.渣库设施完好。

4.1.1.8渣灰外运畅通、及时。

4.1.1.9.采用密闭车运输。

4.1.1.10.设立应急存放点。

4.2.预警行动

预案办公室接到污染事故的信息后,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5.信息报告程序

5.1.现场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报告:

5.1.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汇报当值值长,值长向值班领导汇报,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和撤人准备工作。

5.1.2.值班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汇报公司总经理,预案办公司,并启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进行救灾。

5.1.3.公司主要领导和预案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并立即前往受灾事故单位,组织抢救,并任救灾现场总指挥。

5.2.现场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

5.3.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见下表:

电话号码表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响应

级别分为Ⅰ级(较大事故)响应、Ⅱ级(一般事故)响应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造成3人中毒、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较大社会影响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1~3人中毒,或一定社会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等。

6.2响应程序

当进行Ⅰ、Ⅱ级响应行动时,公司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集团及有关上级部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6.2.1应急指挥

现场发生重大污染事故,预案办公室启动并实施本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需要上级部门或地方应急力量支援的,通知相关部门,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全力控制事故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的发生。

6.2.2应急行动

事发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必须有效的实施先期处置、救助伤员、组织撤离。

6.2.3资源调配

指挥部全力调动相关救援队伍、物资。

6.2.4应急避险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6.2.5扩大应急

事故发生影响群众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地方组织群众的撤离、疏散的安全防护。

6.3.处置措施(应急处置)

6.3.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要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抢救遇难人员。组织抢险人员探明发生事故的地点、范围和原因,并同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6.3.2.严格按抢险救灾方案开展工作,严防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事故扩大。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应急物资保障

财务物资部按要求配备齐全各种救灾物资及装备。在地面建立消防器材库,按要求配备齐全各类应急物资和装备。

7.3用于事故应急救援物资的资金,财务部一律给予确保,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阻碍、拖延。

8.事故调查

待抢险预案执行完成后,公司各部门应及时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汇总,上报。

9.培训与演练

每个职工都负有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按应急计划接受基本培训,使其在发生污染事故时采取正确的行动。在技术支持部的主持下,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增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10.检查和评价

对预案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通过安全部门的监督检查,分析执行和落实情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