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
2024-06-26 15:26:24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

1、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

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

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

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工资平

均收入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纳年限等方式确定。

5、致伤:指的是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

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是指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

者达成这个年龄时、作为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方式。

7、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

度、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失业给付:被保险人本人所不能控制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造成失业时、由保险人给

付失业保险金以维持被保险人基本生活水平。

9、福利国家:在“混合经济”条件下、由采取大规模行动来强调社会利益、实行国民

“从摇篮到坟墓”的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险和福利项目、以保障公民在其生存期间能享受到最低的生活水准的国家。

10、优待:是指从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良好的待遇、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内容。广义

是指国家、社会、群众三方面对优抚对象广泛的关怀照顾及物质帮助(1、物质、资金优待2、优先照顾3、帮工代工4、包户服务5、扶持生产6走访慰问)

11、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安全性

原则指的是保证投资本金及时、足额的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来说、安全原则是根本原则。

12、职工探亲制度:国家和单位为解决职工与其分居两地的配偶、父母团聚和减轻其经

济上的负担、按照职工工作年限或工龄长短、给予一定的有薪探亲假期、工资补贴和旅费补贴等福利待遇制度。

13、社会救助: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掌握的资金、实物、服务

手段,通过一定机构和专业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向一时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遇难者、实施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以使被救助者能继续生存下去。

14、“积累基金”制:又称“个人账户”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在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

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中、按法律的要求拿出一部分、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医疗保障和失业等积累后备金。

15、致残:职工在工作环境中遭遇意外伤害、虽然治疗、保养仍不能完全恢复、致使身

体或智力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表现为永久性的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16、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在全国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17、累进费率制:因收入高低不同而规定不同的保险率、对低收入者征收的保险费率低、

对高收入者征收的费率高、并且随着收入递增、保险费率也随之按级递增。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