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提高生产效率计划书	
2024-06-26 15:26:23 责编:小OO
文档


提高生产效率计划书

提高生产效率计划书

接手制造中心工作一个多季度以来,各个环节有着诸多的感触,制造中心工作效率的提高尚有一定的空间。从自我角度,提出以下提高生产效率的意见:

1、从公司层面给予重视成立提高工作效率专项活动,树立工作典型,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每季度评比优秀班组(两个组),优秀员工(每组两个)、小组颁发优胜流动红旗等等,先进个人发给奖金100元,优胜组长奖励100元。

2、班组长的培训

重要性:班组长是管理员工最重要的一环,班组长的能力和管理方式是实现员工有效管理的最关键角色。能否提高生产效率的所有方法、如何培养多能工、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创造力、改善作业流程等等都需要由班组长落实和跟进。所以有必要通过对班组长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培训要点:

A、公司的方针、公司文化的理解,怎样实施与体现在工作中。

B、员工制度、高效率生产方式,怎样调动积极性。

C、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准确性,瓶颈管理。

D、怎样去做好班组工作,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

3、商品部,采购部,技术部的准时率提高,计划部的准确性提高

重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料、技术资料不能准时保质保量到位,一切计划与方案形同虚设,全部都会被打乱。

改进要点:

A、商品部提前把市场信息反馈给设计部门,把商品计划下发给技术、采购和计划部门,各部门围绕商品计划各自做好工作,遇到问题及时与计划部门沟通,由计划部门进行统筹跟踪。做到全员重视,从而提高团结协作的团队紧迫意识。

B、技术资料的准确性,生产的可实施性,技术部技术人员要能根据实际的生产能力制定相应的作业工艺,考虑批量生产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的有预见性的控制与辅导生产过程,将生产中有可能的技术难题尽量提前在技术部消化。

C、充分发挥机修人员的作用,在开款前机修就要提前参与,做好作业准备,依据工艺要求做好配件及调车的准备工作;

D、工价系统透明化,公正、公开,建议由班长编写工序表给技术部IE工艺员测定标准工时。要做到无修改随意降低工价现象,首先宁可先给低,再提高,这样员工觉得公司重视员工意见,配合提高工价,如果有修正工价,是否可以先征求车间意见,说明道理,让员工理解。否则不管是否有道理,在员工那里他都觉得是不合理的,员工的心理都会产生不平衡会直接影响到生产。

E、现有工票系统的管理运用,根据系统数据,了解各工序,车种的产能,为计划编制提供详尽数据,提高计划的精确性,有利生产计划数据化程度提高。

4、完善标准化作业

重要性:员工流失是无法避免,但要尽量的减少员工无谓的流失,那么就要想办法减少员工更换工序后学习的时间。让补充上来的新员工尽快熟悉该岗位的作业,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完善要点:

A、所有的作业必须标准化并文件化,标准化的要素应该包括所有与该工位相关的信息,比如:作业步骤、作业时间、节拍、标准在制品、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品质要求等等。

B、标准化的要求必须清晰、信息要易懂,上半年的时间里,做的尽量的工序细化,确保任何一个新员工都能很容易地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白相关要素的要求和标准,且便于操作。

C、合理设计作业循环

5、留人

重要性:员工流失,是给生产直接带来损失,影响效率的重要原因,适当增加管理成本,降低人员流失率,提高生产稳定性。所以,留人,是首要任务。具体措施:

A、强调全员参与,引导和激励员工参与生产的变革和日常改善,拓展员工的工作范围,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与生活空间,而不仅仅是单一而枯燥无味的生产线重复作业,让员工能够享受到生产变革和日常改善的乐趣,员工参与公司的事务越多,越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参与性和成就感,从而提升员工士气。

B、强化提升通道,为员工提供参与改善和参与公司事务的平台,使员工能够在参与生产变革与改善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学习培训和技能提高,通过对提升事务的参与,为员工创造提高、认可及发展的机会。

C、建议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员工座谈会,每次由不同的员工代表参加,公司的高层和其它有关的部门参加会议听取基层员工的各种反映,从而改善我们的管理方法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解决他们的合理问题贴近员工,使他们觉得公司是在重视他们。

D、加强团队精神,员工对团队和组织的归属感和信赖度是影响员工流失的重要因素。而利用团队绩效管理方法(比如:团队改善提案数量、达成产线节拍、工艺改进后的奖励等),分享团队目标和组织愿景,通过团队活动全员参与的良好沟通和积极努力达成团队的目标,有效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E、核心在现场,注重员工参与,要充分调动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和激励员工参与持续改善,通过员工的主动参与,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