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本次综合实践参赛共有9节课,有来自9个县、城区的优秀教师执教,围绕《我自信,会成功》、《零用钱怎么花》两个主题开展课堂教学。9位教师紧紧围绕课题,设计出了选题指导、主题分解、方案设计、实践体验等不同类型的课型,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优秀表现:
1、从这9节选送出的优秀课堂上,我们可以信息的看到综合实践
这门课程已经常态化的开展起来,不论是城区的优势学校,还是偏远的县区,都呈现出了对综合实践课程极大的热忱与投入,更从各位参赛者优秀的素质中感受到了对这门课程重视。这为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2、这次综合实践的课堂都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论是《我自信,会成功》这样自我发展的选题,还是《零用钱怎么花》这样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选题,授课教师都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如:单设计的当堂心理小测试、杜XX讲述自己小时候不自信的故事,以及赵、段等老师对孩子们零用钱
的调查设计,都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真正融入了活动中。
3、在这9节课中,教师都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
综合实践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几节课上,各位教师都设计了不同层次和目的的实践体验活动,如单所讲的给想跳出瓶子的小蚱蜢想办法,郭XX的用吸管把土豆扎穿,武师的现场算全班一周零用钱总和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方式的一种转变。
三、问题及归因分析
1、教师的设计过于丰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在这几节
课中,教师的设计环节都非常丰富,环环相扣,从名人故事到现场动手实践活动,从解决问题式的小故事到对学生深入对话,都“各显神通”,力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对学生的关注仍不足,虽然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非常优秀,但很多时候只成为课堂的陪衬,与教学目标的完成仍有很大距离。
归因分析:赛讲教师与学生没有课前的沟通与铺垫,教师担心课堂上出现漏洞,所以力图把内容设计的丰富多彩。但到了课堂上,又又缺少学生为主体意识,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问题,只顾自己以为的完成教学流程。
2、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科特征体现不足,尤其是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有所欠缺;虽然课堂中设计的内容很丰富,但仍存在教师目标不明确,指导学生不到位的情况,有时候一节课下来,看似热
闹,其实学生在综合实践的方法与思维中没有发展。
归因分析:很多教师平日里上综合实践课很随意,并不要求什么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教学任务,学生说到哪里他就讲到哪里,更不注重反思与归纳,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长期的随意性,认为综合实践课只要学生热热闹闹有事做有话说就行了,这种缺陷在赛讲课堂上都能很自然地反映出来。
四、建议
1、深入钻研《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基本
可以在日常综合实践的教学中采用时间整合的方法,集中地完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但是仍要注重每节课的教学效率。课前,要明确每节课的内容与目标是否与《纲要》相统一,每节课的方法指导是否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特点。课后,要结合《纲要》中的指导,把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让《纲要》中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自己的课堂中,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强化综合实践的理念,真正提高综合实践课堂的教学含量。
2、要提高综合实践课堂的指导有效性。
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关注的问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这些仅仅靠一些丰富的内容
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教师一步步的设计与引导,在课堂上,在活动中能够看到学生的发展,这才是有效的指导。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