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成长杯综合实践科目总结
2024-06-26 15:26:24 责编:小OO
文档


成长杯综合实践科目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次综合实践参赛共有9节课,有来自9个县、城区的优秀教师执教,围绕《我自信,会成功》、《零用钱怎么花》两个主题开展课堂教学。9位教师紧紧围绕课题,设计出了选题指导、主题分解、方案设计、实践体验等不同类型的课型,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优秀表现:

1、从这9节选送出的优秀课堂上,我们可以信息的看到综合实践

这门课程已经常态化的开展起来,不论是城区的优势学校,还是偏远的县区,都呈现出了对综合实践课程极大的热忱与投入,更从各位参赛者优秀的素质中感受到了对这门课程重视。这为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2、这次综合实践的课堂都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论是《我自信,会成功》这样自我发展的选题,还是《零用钱怎么花》这样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选题,授课教师都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如:单设计的当堂心理小测试、杜XX讲述自己小时候不自信的故事,以及赵、段等老师对孩子们零用钱

的调查设计,都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真正融入了活动中。

3、在这9节课中,教师都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

综合实践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几节课上,各位教师都设计了不同层次和目的的实践体验活动,如单所讲的给想跳出瓶子的小蚱蜢想办法,郭XX的用吸管把土豆扎穿,武师的现场算全班一周零用钱总和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方式的一种转变。

三、问题及归因分析

1、教师的设计过于丰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在这几节

课中,教师的设计环节都非常丰富,环环相扣,从名人故事到现场动手实践活动,从解决问题式的小故事到对学生深入对话,都“各显神通”,力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对学生的关注仍不足,虽然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非常优秀,但很多时候只成为课堂的陪衬,与教学目标的完成仍有很大距离。

归因分析:赛讲教师与学生没有课前的沟通与铺垫,教师担心课堂上出现漏洞,所以力图把内容设计的丰富多彩。但到了课堂上,又又缺少学生为主体意识,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问题,只顾自己以为的完成教学流程。

2、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科特征体现不足,尤其是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有所欠缺;虽然课堂中设计的内容很丰富,但仍存在教师目标不明确,指导学生不到位的情况,有时候一节课下来,看似热

闹,其实学生在综合实践的方法与思维中没有发展。

归因分析:很多教师平日里上综合实践课很随意,并不要求什么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教学任务,学生说到哪里他就讲到哪里,更不注重反思与归纳,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长期的随意性,认为综合实践课只要学生热热闹闹有事做有话说就行了,这种缺陷在赛讲课堂上都能很自然地反映出来。

四、建议

1、深入钻研《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基本

可以在日常综合实践的教学中采用时间整合的方法,集中地完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但是仍要注重每节课的教学效率。课前,要明确每节课的内容与目标是否与《纲要》相统一,每节课的方法指导是否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特点。课后,要结合《纲要》中的指导,把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让《纲要》中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自己的课堂中,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强化综合实践的理念,真正提高综合实践课堂的教学含量。

2、要提高综合实践课堂的指导有效性。

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关注的问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这些仅仅靠一些丰富的内容

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教师一步步的设计与引导,在课堂上,在活动中能够看到学生的发展,这才是有效的指导。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