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班内分层教学总结
2024-06-26 15:26:33 责编:小OO
文档


班内分层教学总结

支湖中学孙

“班内分层教学”的总结

怀远县支湖中学孙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原则”和“最近发展区”原理。“所谓班内分层教学”就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我认为“班内分层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下自己努力,“跳一跳,摘到桃子”。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试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一、“班内分层教学”的方法

1、学生分层。综合学生的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按好、中、差分A、B、C三组,其比例大致为3︰4︰3左右,然后以相邻的两桌4人为一组,为便于互帮互学,这4人应好、中、差适当搭配。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教材具有弹性要求,这为分层教学在把握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在分层教学中,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

在目标设定上,我注意到三点:一是适度性,即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发展区”。二是层次性,指在同一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目标,加强针对性,以分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有目标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目标分层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对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的主动性,将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三是阶段性,指各个阶段应有具体目标,通过具体目标的依次达成,不断调整目标的适度性,动态管理各类目标,促进整体目标的提升,推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教学过程分层。分层次教学的真正落实,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之中。

(1)基础知识教育分层。教学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教学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符合其认知规律。在分层次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防止基础知识教学的简单划一。

(2)内容分层次教学。上课内容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颇大。可以从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上来表现。

(3)设问、练习、作业分层次。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时间上是整体分段(A、B、C三类学生同步进入各个教学环节),但每个教学环节的要求是分层次区别对待的,为了使各类学生与教师都能配合默契,教师要在课堂设问中下功夫,特别在基础知识教学中要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分别让各类学生与教师都能配合默契。教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学中要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分别让各类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当C类学生回答不完整或出错时,应请同组学生或A、B组学生帮助纠正,在课堂练习中要区分对象布置练习,让各类学生都能力所能及。营造“要求虽异步,各类皆成功”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在布置作业上应使A、B、C三组学生在课堂上用8——10分钟都能完成练习,在课外30分钟左右的时间都能完成作业。对C组同学要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

解,以模仿学会最基本的问题为主,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B组的同学起点略高于C组,以把握基本知识,掌握一般表达法为主,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对A组的学生则要从掌握一般表达深化到实际运用中,让他们自拟情境,口语操练并表演,让他们感到学无止境。

二、班内分层次教学的优越性。

1、有利于面向社会全体学生。班内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内分层教学使整个课堂三个层次学生的思维自始自终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差生起点较低,容易入手,他们根据自己的程度解题并且随时都可以蹬上新台阶,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各类学生互相激励启发,共同进步提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