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混凝土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土木三班组号:二组姓名:指导教师:
20__年3月
学生实验守则
1.实验前必须预习有关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内容、目的和方法,并写出预习报告。否则,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制度;
3.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未经有关人员同意,不得任意动用;
4.使用仪器设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使用)而造成设备损坏,按学校规定处理;
5.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亲自动手,并及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应将实验结果交指导教师审阅;
6.实验完毕,应将仪器设备擦洗、整理,清扫地面,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7.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不得转抄他人结果,并按指定时间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水泥混凝土实验
1.实验目的:制作强度为C25混凝土试块,为后续的实验做准备
2.实验仪器:搅拌机,磅秤,天平,拌板,拌铲,盛器等。
1._25_L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泥7.73kg砂14.14kg石子33.99kg
水4.25kg外加剂0g(%)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1:1.83:4.27:0.55
3.试验方法:
1.试块种类:
供测强,回弹,超声,用的立方体150_150_150mm试块,共六块
2.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擦干净并在模内表面涂一层脱模剂。
3.将配制好的砼拌和物装模成型,置振动台上振至砼表面冒浆为止,拌平表面.
4.试件成型后静置1天,编号拆模.
5.拆模后试件随即放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直至测试龄期.
4.混凝土的28天的抗压强度:
试件养护温度202℃试件养护湿度95%3
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1.实验目的:①、掌握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②、掌握回弹仪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2.仪器设备:回弹仪型号:ZC3-A。编号:357(中型(N型),冲击能量2.207J,工程常用指针直读的直射锤击式仪器)
3.实验原理:
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砼表面,并测出重锤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值即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砼强度。
4.实验方法:
①回弹仪率定。将回弹仪垂直向下在钢钻上弹击,取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应符合802的要求。否则不能使用。
②选择测区。测面应平整光滑,抹去剩余水泥水泥参与,必要时可用砂轮作表面加工,测面应自然干燥。每个测面上布置8个测点,若一个测区只有一个测面应选16个测点,测点应均匀分布,测点之间距离不少于30mm。
③测回弹值。将试件分别编号为1、2、3、4、5、6,试件保持处在30~50KN的压力下实验,将回弹仪垂直对准混凝土表面并轻压回弹仪,使弹击杆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将回弹仪弹击杆垂直对准测试点,不得击在外露石子气孔上,缓慢均匀地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至到达一定位置时,即读出回弹值(精确至1)。去除三个最大值、三个最小值,记录数据。
5.实验记录和处理:
6.回弹曲线的建立、数据分析及结论
1.曲线的建立
虽然相关系数R=0.95,接近于1,表明所建的回归曲线有意义,从回归图中可以看到,当回弹值为零时,混凝土强度为负值,与事实不符。说明此次试验未达到实验的预期目标,存在实验误差。
造成实验误差原因分析
(1)、回弹仪在测试前有问题,但无替代
(2)、回弹实验时操作不规范,导致测出数据误差较大
(3)、读数有误差。
(4)、按混凝土的配合比,做出来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没达到设计的值或者超过设计的强度值比较多。
(5)做回弹之前,试件已被压坏,导致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综合以上各个因素,导致此次实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未能建立准确的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归曲线。
实验三、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超声法检测混泥土强度
2.实验仪器:
26.3的标准棒、超声仪:KS—SP—40
探头:50KHZ、
3.实验方法:
(1)理论基础:砼弹性模量越高,内部越密实,强度越高,其声速也越大;砼内部有缺陷时,则该处砼声速将比正常部位低;超声波穿过裂缝传播时所测得声速也将有所降低。
(2)原理:声速V=l/t,其实l—超声测距,即发、收换能器间被测体尺寸,用尺测量。
(3)零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仪器零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由来:电延迟时间、电声转换时间、声
延迟时间三部分的延迟构成了仪器测读时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超声在被测中实际传播t的差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②零声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标定方法—标准棒法:CTS—45型超声波检
测仪标准棒中实际传播时间(标定)t=26.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用超声波检测仪实测标准棒声时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然后用公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
(4)本实验不需求初声时,初声时已被消去。
4、砼强度检测方法:
(1)检测测区:
①选取一个结构或构件砼上至少取10个测区;
②测区大小为200200mm方格网为宜;
③测区表面应洁净、平整、干燥,不应有饰面层、接缝、浮浆、蜂窝麻面油垢等;
④测区宜均匀布置在结构检测面上,相邻测区不宜大于2m;
⑤结构或构件受力部位及易产生缺陷部位需布置测区;
⑥测区优先考虑布置在砼浇筑侧面及埋入铁件;
(2)测点布置:
测区网格内布置三队或五队测点,构件相对面布置测点力求方位对等,使每对测点的测距最短,如测点处在蜂窝、麻面等不整合面上应移动避开。
(3)测试:
①每一侧区两个侧面用超声仪各测3—5对点,取3个测值的平均数为该测区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构件被测体距离l;
(4)计算各测区声速v:
v=l/t
5、测区砼的强度值的确定:
根据每一测区的声速值,查阅由校准曲线或统一曲线编制的砼声速值V—强度f换8
算表,得出的强度值即为该测区砼的强度
6.试验方法:
1、用游标卡尺测时间的穿过长度;
2、在最后两个面选取对称的6点(每个面3个点),并在每个点涂油,将超声仪对准对称的两个点,进行测试。
注:回弹测试步骤及数据由实验二提供
8.实验记录:
9.超声曲线的建立、数据分析及结论
结论:实验数据误差太大,曲线建立无意义
原因可能如下:1.超声测试的时候黄油使用较多,测速不准确。
2.试件数目较少,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一般性
3.实验仪器超声仪有问题,出现了错误。
4.超声实验操作不规范,导致测出数据误差较大。
5.某些试件在做回弹实验时可能已经压坏。
6.按混凝土的配合比,做出来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没达到设计的值或者
超过设计的强度值比较多。
综合以上各个因素,导致此次实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未能建立准确的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归曲线。
四、参考文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北京:版社,2011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3]《超声波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4]《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