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报告
迎着金秋的习习微风,我们来到了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开始了自己崭新的求学生涯。有人说,大学是半个社会。进入大学就是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与此同时也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面对机遇和挑战、选择与放弃、动力与压力、自我实现和社会适应,我们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更是需要心理健康的辅导,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正式正对我们的这一需要,为我们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课程。8个课时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学习了本门课程,我学会了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和处理情绪的有效方法,学会了悦纳自己和适应社会,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友情和爱情,学会了如何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正对个人的特质,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路。记得开学的第一课,老师就让我们对自己的性格特质进行了自我剖析。知人虽难,知己更难。一个人最需要了解和战胜的恰恰就是自己。在朋友的眼中,我几乎是接近“透明”。什么都会跟别人说,从来不会隐瞒什么。大家都说我像个小孩子很单纯很简单。可是我自己到底和别人的评价有没有出入呢经过一堂课的心理辅导,我学会了运用认识、观察、分析、评价的方法对自己的气质和性格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我是社会型的人,友善、热心、外向、合作。喜欢与人为伍。能洞察别人的情感和问题。喜欢当焦点人物并乐于处在团体的中心位置。对于生活及与人相处都较敏感、理想化和谨慎。待人处事圆滑,给别人以仁慈、乐于助人的印象。经过分析我发现,我具有多血质的气质。我拥有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我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没耐心恒心专心是我的心头大疾,针对自己的性格缺陷,我们要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自尊自信自爱自豪缺一不可,自立自制、自律自强、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尤为重要。平时的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烦躁静不下心来的时候,应当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和坚强信念,合理疏散不安的情绪,努力使自己不要半途而废也
不要抱怨。为了做事要有条有理,我需要每天给自己定一个计划,起床时就花两分钟整理自己的日程,这样的话一天下来就会比较的充实,高效。本学期的心理课有一个很有意义的环节,老师要求大家分组,并且在期末用ppt展示大家一学期的成果的方式,向大家讲解自己组所负责的课业内容。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果的,大家通过小组的合作,加强了交流,培养了默契,班级气氛更为团结,团队意识更加强烈;同学们都想将自己的组标做的新颖、有意义,这样无形中培养了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创造力;对于课本内容的讲解,更是需要对书上内容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做到,老师的这一任务,不仅使我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次的体会,还锻炼我们的提炼、发散、讲演能力。班上的所有同学都早这一活动中受益良多。
8个课时的心理课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能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健康这门课,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今后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离不开这方面的知识。8个课时的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我们都知道,自己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不管心理学跟我们以后的生活和职业是否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们的帮助,给予我们的启迪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安X一班方赛杰
学号20104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