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我的实习小伙伴们来到了昆山康复医院。第一天,老师看让我们先在PT大厅看两眼,便可以回去收拾宿舍,大概了解到:PT,也就是运动疗法,是帮病人搬胳膊、搬大腿的,后来两个月以来慢慢地发现,并非这么简单!正好实习的前两个月便是安排我待在PT大厅轮转,前几天只是在带教老师旁边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去问。刚开始,我真的是一窍不通,老师到底在做些什么,
为什么要那样做,都不知道,这才明白,我这两年都白学了,想到课也少上,上课也没开多少小差,就是什么也没进大脑。以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罢,如今,真的到了临床,这个满了因脑血管病变而导致偏瘫以及少部分因脊髓损伤而导致截瘫的患者的大厅,我却什么也没法从脑子里找出一点与他们有关的东西。现在的想法就是:我根本不是学康复的,更没学过运动疗法。
第一天,老师就提问了几个关于临床上评定偏瘫患者的内容,其中包括上评定法、肌力评定、感觉评定、病理反射(巴、霍)和肌张力评定。因为上我们在学校时就没深入接触过,老师就过掉了,但其余的几个都是重点,而我却一问三不知,被老师批评:你的基础太差,我真不知道你们在学校都干什么了。以后的几天,几乎每天都被提问,每次都是不确定,似懂非懂,老师大概也都摸清了学生我到底有几斤几两。就这样过去了几天,我的自信心也被打磨掉了,开始迷茫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看书,该看什么书,该问老师什么问题。于是,老师急了,说:“我发现你从来都不问问题,只靠我问你问题是没有用的,你要在我做病人的时候问,,这样我才能针对性讲给你听。我把答案直接告诉你,马上就又忘了。”是的,没有经过大脑斟酌过的答案好像忘得特别快!就这样,以后的几天,我开始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然而又担心这个问题会不会太低级,显得我好差劲,该不该问,问什么,又纠结起来。所以,连续几天老师都不提问,就等我我去问问题,可我还是没行动,只会在旁边看,还没法专注,看得也不是那么仔细,因为懂得不多,就失去兴趣,没法专注,老师又急了,说:“你是不是什么都懂,所以没问题”我沉默。后来想想,我的实习是不是太被动了,我开始去找一些问题,也不管问题是不是太低级,也不管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太差劲。我开始认识到,可能是我态度有问题,学习是要主动的!
过了几天,我迎来了我第一个病人,好害怕,好担心,没信心!老师让我评定,安排治疗计划,第二天早上直接上手。我开始了我的熬夜,看着自己的评定,写好了治疗计划,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第二天,还是没自信,胆怯。于是,老师帮我在旁边看着,有什么不对的提示我:有肩关节脱位的,先给病人手法复位,在开始以后的操作治疗;被动活动活动肩关节不能超过90度;Bobath握手贯穿
整个治疗的过程。这些都是要谨记的,很重要!是老师让我明白了这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切忌过度暴力牵拉,注重人文关怀。但这位老太太刚开始抗拒治疗,治疗没结束就想走,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起初不以为然,后来发现,病人自己的主观意念很重要,于是,我每天又开始穿插心理治疗,终于见到了希望,好开心奥!
后来,我发现老太太想走路的欲望很强烈,于是,我开始思考,如果能够走路,首先要做哪些准备我想,应该是站立平衡吧!那站立平衡又该具备哪些条件呢,这让我想到老师前几天问的问题,平衡的条件:第一,感觉的输入(躯体感觉系统、视觉系统、前庭系统);第二,中枢整合;第三,运动控制(踝调节、髋调节、跨步调节)。所以,我又开始又新的目标了。康复计划要遵循患者主观意愿,问患者迫切想改善的方面,我们和病人再做好计划,努力靠近。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