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公务员考录的调研报告
2024-06-26 15:26:31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公务员考录的调研报告

河东乡

关于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意见和建议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人事局文件要求,我乡及时召开干部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四川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并发放调查问卷表,征求意见,对我乡公务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我乡公务员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乡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乡公务员总编制为14名,从知识结构上看:大学本科学历有5人,占镇公务员总数的35.7%,专科学历的有8人,占镇公务总数的57.1%,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有1人,占镇公务总数的

7.1%。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及以下的有2人,占14%;36岁至49岁的有9人,占.3%;50岁以上的有3人,占24.4%;从职务结构上看:正科级的有4人,占28.6%;副科级的有4人,占28.6%。科员的有6人(其中4人已享受副科级待遇),占42.8%。

二、我乡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历偏低。在公务员队伍中,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占多数,本科学历的所占比例较小,且多为党校在职学历,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人才不多。

2、培训较少。我乡公务员由于身处基层,条件较差,经费有限,进修培训的机会不多,对新、新知识更新较慢,对新时期农村工作方法掌握得不够透彻。

3、年龄偏大。由于乡镇公务员队伍“出口难”,许多同志要在乡镇工作到退休,造成人员老化。加之编制有限,公务员招考存在一定困难,导致我乡公务员年龄结构失衡,新老交替出现“断层”,尤其中、青年之间“断层”较大。

4、职务晋升难。由于乡镇没有科级非领导职务设臵,造成在乡镇工作和在县机关工作的公务员之间存在着职务晋升方面的不平等问题。长期在乡镇一线工作,多数公务员只能停留在科员或副科级别上,工资待遇长期得不到提高,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5、工资收入偏低。由于物价飞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务员,尤其是乡镇公务员工资收入较少,除了正常工资外,基本没有其他福利待遇,严重降低了公务员队伍尤其是乡镇公务员的吸引力。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公招力度偏小。由于受公务员编制的,如不出现特殊情况(上调、退休、转任等),编制出现空缺,则无法申请公招指标。

2、进入渠道不畅。在事业单位中表现比较突出、比较优秀的干部由于不具备公务员身份而不能调入公务员队伍,难以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

3、地方财政薄弱。由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资源较少,交通不便,地方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生活工作条件较差,造成一部分新考录公务员,无法安心工作,一有机会,就往外考,这也造成部分年轻公务员流失。

四、对于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1、把好“进口”。坚持“凡进必考”,严把“进口”,专业选择上多倾向农业类、法律类、经济类等乡镇工作急需专业人才,把他们引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更好的为基层发展做贡献。

2、定向考录。每年拿出一部分空缺公务员编制,面向县内事业干部,尤其是乡镇事业干部公开考录,建议采取异地考试、面试等方式,提高考录公信度,增强过程透明度。促进事业干部向公务员流动,以此提高事业干部工作积极性。

3、加强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建立适用于我县的《公务员退出机制》,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成立工作小组,对全县范围内长期不在岗、在岗不工作的庸懒散公务员进行清理,对这部分人采取学习整顿,仍无进步者,予以辞退,空出编制,以便招考。

4、“调平”。乡镇和机关在非领导职务设臵问题上应一碗水端平,上一视同仁,同时发布考录公告时,明确晋升时限及条件,这样才能提高乡镇公务员考录吸引力,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乡镇奉献青春,抛洒热血。

河东乡

二0一二年八月八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