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不应被视为遗产,不应与遗产一同分割。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近亲属的赔偿,而遗产是死者留下的个人财产。尽管最高人民认为死亡赔偿金不应被视为遗产,但并未明确表示“不应该”。因此,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的分割可以参考遗产的分配方法,即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民法典》规定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等。
法律分析
死亡赔偿不属于遗产,不宜作为遗产进行分割。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遗产的首要条件是死者死亡时留下的个人财产,而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是基于公民死亡而对死者近亲属所支付的赔偿。死亡赔偿金不宜认定为遗产。虽然,最高人民的复函认定死亡赔偿金不宜认定为遗产,但是并没有说“不应当”,且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是对死者的近亲属的赔偿,其分割可以参考遗产的分配方法,即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拓展延伸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归属及分配方式
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归属及分配方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归属和分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死亡赔偿金通常被视为受害者的遗产,属于其继承人的权益。然而,在一些司法管辖区域中,法律可能规定赔偿金应该用于特定目的,例如支付受害者的债务或赡养费用。此外,一些国家可能会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分配死亡赔偿金,以确保公平和合理的分配。因此,在处理死亡赔偿金的问题时,需要仔细研究适用的法律和相关规定,以确保遵守法律要求并保护各方的权益。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应按照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顺序进行分配。因此,死亡赔偿金不应被视为遗产进行分割。尽管不同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归属和分配方式存在差异,但我们需要仔细研究适用的法律和相关规定,以确保公平合理的分配,并保护各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