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可以取消合同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2024-06-29 19:50:53 责编:小OO
文档


合同撤销条件及责任追究:基于重大误解、欺诈或胁迫签订的合同可被撤销,但撤销后无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撤销后财产应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方需赔偿损失。撤销权行使需在一年内,重大误解为90日内,胁迫为一年内。若当事人明确放弃撤销权或未行使撤销权五年内,撤销权消失。除斥期间最长为五年。

法律分析

一、可撤销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可撤销合同的条件有:

1.基于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2.受欺诈或者受胁迫签订的违背真实意思的合同;

3.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还能追究责任吗

合同撤销后是不可以追究违约责任的。合同被依法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就不存在违约责任。受胁迫、欺诈或者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但撤销权要以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来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可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

合同可撤销之日起一年内是合同撤销的除斥期间,最长为五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条件包括基于重大误解、受欺诈或受胁迫签订的合同以及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撤销合同后,不能追究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被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不存在违约责任。撤销权需在一定期限内行使,除斥期间最长为五年。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或明确放弃撤销权,撤销权将消灭。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撤销后应返还财产或进行折价补偿,并赔偿对方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