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微信判定标准
2024-06-29 19:46:06 责编:小OO
文档


一、微信涉及组织怎么判

微信涉及组织如果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罪的相关罪名进行处罚,如果构不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三条【罪;开设赌场罪】以营利为目的,聚众或者以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条以营利为目的,为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二、微信转账错误怎么办

对方收钱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就是一方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而致使他方利益受到损失的事实。此时获得利益方应负返还的义务。

首先,你可以和对方协商,语气委婉,态度友好,毕竟你不小心转错款给对方带来了打扰,而且咱们的目的是把钱要回来,要是协商后对方将钱款转回,则万事大吉,否则再采取下属措施。协商时做好录音等,保留证据。

之后,如果沟通没有达到目的,对方不肯转款,你可以报警,请机关出面调解。银行或网络交易平台不对客户提交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亦无权擅自返回交易。在此类事件中,基于对储户隐私的保护,银行、交易平台也不会透露收款账号户主的信息,只有在警方介入等情况下才能协助查询。

最后,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再机关的协调下,取得对方身份信息,结合转账凭证、录音、聊天记录、报警记录等证据向人民提起诉讼,主张对方返还不当得利并要求支付利息。

相关法规

《民法典》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正当利益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三、微信行骗的手段

第一种,仿冒好友欺诈

微信上仿冒他人太容易了,只要复制头像、昵称,朋友圈等信息。,轻轻松松就可以扮作好友,若遇到“朋友”借钱救急,千万别怕麻烦,打电话核实是否是本人操作。除此之外,一定记得要添加备注以及设定特定的聊天背景,便于区分。

第二种,仿冒领导欺诈

诈骗分子冒充领导的微信联系公司人员,以此获取信息并要求转账。对于这种诈骗方式,企业一定要加强企业信息管理,防止隐私泄露,并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流程,资金流转要严格按照审批、当面确认、签字后再进行转账处理。若发现别骗,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第三种,免费送欺诈

若遇到有人以有免费礼品赠送但需要你承担运费的要求,要多加注意啦,若所需邮费已经超过正常邮费的价格,更需要提高警戒,不要贪小便宜,因小失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诈骗分子会要求货到付款,对于此种情况,务必先验货后付款。

第四种,刷单欺骗

骗子伪装成中介或代理公司,以兼职为名进行诈骗。骗子声称只要应聘者根据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后截图发过去,就会返还其本金并获得佣金奖励。当应聘者持续打款几笔后,骗子会寻找各种理由拒绝返现或直接与其不再联系。建议用户兼职还是去正规场所寻找,安全系数高,若有要求你先交钱后工作的兼职,切记三思,十有是骗子。而且据电子商务法草案的规定,刷单属于违法行为,骗子以此为由头,更不要相信。

第五种,点赞欺诈

骗子以点赞作任务获取奖品为诱饵,一定要谨慎,一不小心你就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出去,甚者造成钱财的损失。切记莫贪小便宜,抵住诱惑,拒绝预先交纳费用。读者 该内容由 孙衡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