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强化社区治理的思考
2024-06-26 15:37:59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强化社区治理的思考

当前,社区不仅是服务老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结合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在新形势下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健全党建引领长效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社区疫情防控的关键。疫情期间网格化治理对于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一种倾向,即把网格化治理变成单位制管理。在非常时期,这可能是必要的,但是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这种非常态的治理模式就会产生不少问题。新形势下,将社区网格“应急模式”逐渐调整为“服务模式”,探索“网格化+N”管理模式,将网格与宣传、信息采集、社情搜集反馈、矛盾纠纷调解相结合,实现网格功能延伸拓展,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引导。实行联防联控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机关干部、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加入为社区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数量缺少、力量薄弱,参与基层治理路径不畅的短板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逐步凸显。重点培育发展在城乡社区开展公益慈善、防灾减灾、邻里互助、纠纷调解、教育培训、文体娱乐以及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社会组织。培育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为社区各类社会组织搭建跨界合作和供需对接平台,涵养社区可持续运作的内生动力。

3. 强化群众参与防控工作。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后盾。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广大社区群众自觉配合防控、自发捐款捐物、积极报名担任志愿者等,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还需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向社区居民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吸纳居民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利用微信群、学习强国等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共同体意识。

4. 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社区是未来社区发展的方向。在前期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老旧小区的小区设防、人员核查等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完成,社区防控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衔接还不紧密,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有效开展。随着“健康码”的推广和应用,为社区防控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减轻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为适应社区防控常态化需要,需强化社区科技支撑,充分运用社区移动客户端、“智慧社区”、健康码等信息化手段或平台,搭建应用场景,推进疫情防控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智能化、数字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