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玛瑙河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2024-06-26 15:38:06 责编:小OO
文档


玛瑙河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玛瑙河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为贯彻落实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河长职责,全面开展玛瑙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枝江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署,通过开展玛瑙河全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玛瑙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水质得到了持续改善。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玛瑙河属于长江一级支流,全长公里。枝江市境内河道长26.8公里,流经安福XX和董市镇的16个村。入江口为董市镇新河XX。玛瑙河承雨面积792.5平方公里,年经流量3.3亿立方米,为季节性河流,洪水多发于6-8月,在我市主要有之字溪、柏杨冲等六大支流入河。流域内有一个食品工业园,一个集中污水处理厂,种植户4396户37924亩,畜禽养殖户825户,水产养殖户122家1496亩,宜昌市级河长制考核监测断面2个(新河口、官大堰)。

二、治理情况

(一)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市、镇、村三级河长负责制。玛瑙河河长姚XX常年带队巡查玛瑙河,召开专题办公会议,部署河流治理工作。2022年坚持每月组织巡查并督办13项重点工作,确保治理成效。河长单位农业农村局每月组织巡查玛瑙河2次以上,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加强统筹协调,对交办的重点任务实行周报告,确保所有问题得到整改落实。生态环境部门加大水质监测密度,及时跟踪水质情况,实时反馈,确保其它责任单位快速整治。安福XX、董市镇各明确1名班子成员负责巡查整改工作,按照每周巡河1次,严格整改成效。压实村级河长责任,实行每周巡河1次以上,对污染问题即查即改。

(二)突出重点,加大治理投入。通过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加大源头治理,有效保障了治理成效。针对玛瑙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不足问题,通过协调主要领导专题办公,多方筹集整合资金8000万元,推进安福寺污水厂提标升级和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并于去年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日处理量提高到3万方,基本解决了污水溢流问题;督促加快推进瑶华、紫荆岭、泰洲等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项目建设,其中,瑶华污水处理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集镇500户居民生活污水并网治理,紫荆岭,泰州已全面进场施工,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居民点污水直排问题;督促对安福XX垃圾填埋场实施永久性封场,完成了场地堆体整形、封场覆盖、垃圾气体导排、截洪沟、场地绿化等工程建设,有效遏制了源头污染。

(三)管护为本,强化河道整治。一是开展日常巡查管护。制定了《河道堤防巡查管理制度》、《河道堤防生态环境巡查制度》,通过聘请管护公司对玛瑙河河道堤防进行养护巡查,将河道卫生保洁纳入村级“三员合一”环境卫生管理范畴。二是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去年来,组织对玛瑙河沿堤植树8万余株,对16.3公里的玛瑙河流域种植苦草,水质得到了有效净化。三是强化河道清理整治。2022年组织清除违章建筑3处1100平方米,处理侵占河道违法事件1起;组织安福XX和董市镇按照“水下无淤积、水中无障碍、水上无漂浮、水岸无垃圾”标准开展“清三河”行动,完成“洁河流”75.3公里,“清沟渠”136.7公里,“整坑塘”2424口;组织人员定期利用专用船、大型挖掘机打捞水葫芦等河面漂浮物,清理各类垃圾共计8000余吨。2022年上半年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恢复河道植被生态系统,上半年累计植树140余亩;清理玛瑙河、之字溪、横XX等河道长度累计30余公里,清理淤泥累计1800立方米;玛瑙河枝江段沿堤共处理乱丢建筑垃圾、乱占河道违法行为1起;整治“四乱”(乱堆、乱占、乱建、乱采)问题1起;清理水葫芦近2000余吨;调查处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问题3起。基本实现了玛瑙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四)多措并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玛瑙河流域实施“水稻―油菜”模式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建成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样板2个,辐射面积5万亩;通过“四化”同步(强化生态措施、深化理化诱控技术、细化生物防治技术、优化化学用药技术),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有效防治农药残留污染,防控“白色污染”;全面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综合利用率达95.5%;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养殖户合理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督促20头以上的养殖户严格按照“雨污分离、净污分流、封闭输送、封闭储存”要求全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虾稻综合种养新模式及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玛瑙河流域推广虾稻综合种养面积4000亩,规模化流水槽式(跑道式、流道式)养殖基地250亩,实现了池塘节能减排、零排放及无害化排放。2022年我们对玛瑙河沿岸畜禽养殖场(户)再次全面检查、摸排,并建立台账,根据统计数据,玛瑙河沿岸现有生猪养殖户821户,存栏5054头,其中存栏20头以上8家、4022头;大力推广健康渔业零排放圈养模式,截止目前,玛瑙河流域池塘零排放圈养系统推广178套,正在施工建设的为104套;累计建设50个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实现对玛瑙河流域有害物质回收处置全覆盖;大力推进枝江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项目,目前仙女资源化处理中心厂房已经建设完毕,玛瑙河沿岸的董市镇卫星液肥站已经全面开工,安福寺镇卫星液肥站本月下旬即将开工建设。

去年,我市玛瑙河流域开展的渔业转型升级工作得到全国副委员长吉炳轩和宜昌副、张家胜同志高度肯定。

(五)健全机制,形成治理合力。一是建立应急处置和联动机制。制定玛瑙河水质管理应急预案,各责任部门全力配合、协调有力。通过加密水质监测,实时了解水质情况,科学开展生态补水,有效保障了河流水质总体达标。二是建立生态补偿考核奖惩机制。出台《枝江市水质考核生态补偿奖惩试点办法(试行)》,去年4-12月,根据玛瑙河水质监测结果,对相关镇奖励269万元、处罚11万元。安福XX、董市镇参照并制定《安福XX玛瑙河入河口水质监测考核奖惩办法》、《董市镇玛瑙河流域水质考核生态补偿奖惩试行办法》,对沿线各村入河口水质实施考核奖惩,进一步夯实了村河长责任。三是建立考核通报制度。指导河长单位对巡查问题及时反馈,对水质恶化或出现Ⅴ类、劣Ⅴ类的入河口及时查找原因,定期对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督查通报,确保单位责任得到有效压实。四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巡查,进一步强化安福寺食品工业园区及污水处理厂涉污排放监管,严格查处涉河排污、垃圾倾倒等行为,确保主要污染源治理到位。去年,我市在宜昌市水质监测考核中名列前茅,获得奖励资金480万元。

三、存在问题

2022年,我市新河口取水口在水质监测有4次未达标,距离玛瑙河水质稳定达标仍有差距。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不健全。紫荆岭、泰洲等集镇因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集镇生活污水暂无法处理,一定程度影响河流水质。

(二)生态流量明显偏少。常年生态流量不足,导致水流较慢,流量不足,生态补水减少,部分溪流断流几月,河水自净能力减弱,影响了玛瑙河生态系统的修复及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

(三)面源污染仍然存在。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面广量大等特点,农田生产种植污染难以有效防控。

四、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和泰洲、紫金XX及周边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2022年8月底前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营。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督促全面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确保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三)进一步加强巡查考核督办。运用水质监测结果,实施快速精准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进一步完善水质生态补偿奖惩制度。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公布和科学分析运用检测结果。制定2022年考核兑现方案,对2022年的考核机制进行调整。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人民群众环保意识、节约用水意识;鼓励水源循环使用,严控富含磷生活用品使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

五、工作建议

(一)协调生态补水。宜昌市对玛瑙河生态补水指标为不超过3300万方/年,玛瑙河全年多时段流量不足,河水自净能力很弱,水质经常恶化,需要协调上级部门增加生态补水指标。

(二)加大治理投入。玛瑙河周边农户生活污水得不到“全收集、全处理”,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影响河流水质。需要对上争取污水处理项目,在集镇和农户集中的地方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另外,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需持续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上加大投入。

(三)提供技术支撑。在工农业废水污水的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小微水体的治理、水体生态净化和水葫芦治理等环节需要提供技术支撑。建议我市聘请专家团队,拿出先进实用的方案进行科学可持续治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