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货币的三大手段
2022-03-23 11:37:36 责编:小采
文档


货币手段,是指银行为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目标所采用的手段。西方国家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Requirementratio)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若银行采取紧缩,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2、再贴现(rediscountrate)

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银行的信用支持。根据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

3、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

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工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value}}专题货币层次划分专题通货膨胀专题货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专题存款准备金率专题货币需求专题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专题再贴现率专题人民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专题货币资金包括哪些专题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专题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专题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专题货币资金包括专题货币发行量由什么决定专题货币价值由什么决定专题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别专题myr是什么货币专题货币市场包括哪些市场专题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