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2024-06-26 15:37:39 责编:小OO
文档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第1篇: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页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这一节课的学习平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乘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要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算理。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算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因此在教法、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2)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3)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流程

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今天我们再去街心公园看一看”这一情境: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很多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

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使教材与

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发的关系。让学生既认识了自身,又大胆而自然地提出猜想。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怎样列式?

1、学生列式。2723=

2、学生尝试计算。

3、组织交流,展示算法。

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上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索方法:

一种是口算,233=69,699=621。

一种是直接用竖式计算。(因为也许有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同时也可让学生板演2723=的竖式,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去,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笔算方法的简洁和便利,从而促使学生更为自觉的学好笔算。在这一环节中重点强调这一竖式与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重点说出不同的是本节课的笔算乘法要进位,前面的没有进位。这时教师要强调计算两位乘两位数的连续进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数。由此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此部分设计,充分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重点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种是估算,因为27接近与30,23接近于20由此估算出结果为600,教师要给与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

4、师生评议。

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冲突,教师在旁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估一估,算一算。自主练习1题,让学生交流说出估算、笔算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2题,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自主练习第3题(出示课件)。让学生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评价总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了街心公园,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不仅使其回顾和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还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下列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2723=的各种算法的展示

俗话说教是为学服务的,通过我的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第2篇: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送一篇给你。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6~51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在计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教学难点

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教学方法教法

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谈话法等。学法

猜想验证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②掌握乘的计算过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口算。

2060

1240

5011

1830

2130

3060

2、计算

242

133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的记忆真不错,接下来观察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每套书有14本,王XX买了12套。

师:那老师提一个问题,王XX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呢?请你先帮王XX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生:140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算一算到底要多少钱。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用计算。(生写)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生汇报:1412=?(或1214)师: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生:求12个14本连加的和

师:回答的真不错,是求12个14或14个12的和所以用乘法,那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生:今天的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师:你真会观察,所以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大家赶快动脑想一想,算一算吧。提示: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解决呢?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生:144=56

423=168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先4套4套的计算,,所以是144,然后一共有3个这样的4套再423=168师:说的真好,我们之前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他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我们会做的来做,把12变成了34,这样我们就会计算了,那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生:142=281410=14028+140=168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2个14相加,在10个14相加,一共就是12个14相加是168师:你们明白他说的吗,谁可以再来说一遍生

师:说的很不错,那如果我们直接用列竖式的方法你会求吗,我们一起动手来列一列,不过在开始之前,老师再问一个问题,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师写竖式

1412

1、2用不同颜色)

师:好你和老师写的一样吗,那接下就先自己试一试(1)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2)请做得好的学生到黑板前汇报。

(3)师引导学生说说如何进行笔算乘法的,并用电脑演示。师:在笔算时先写什么?14,再写“”,12写在14的下面并对齐它。师:写好后先算什么?

生:先用第二个数的个位“2”去乘“14”:24=8,8写在个位。210=20,2写在十位上。

师:算完个位,再算什么呢?

生:再用第二个数的十位“1”去乘“14”的“4”:十位的“1”表示10,104=40师:所以14=4的4写在哪一位上?生:写在十位上。个位上都是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可省略不写。师:然后再用十位“1”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多少乘多少?生:1010=100师:所以11=1的“1”写在哪一位?生:写在百位上,表示100。师:说得对极了。

师:最后还要把两次乘得的积怎样?生:加起来。师:得多少?生:168本。师:也就是说王XX买的这些书一共有168本。我们不要忘记把算得的结果写到等式的后面。

三、练习巩固

师:那你真的会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1.大树生病了,我们化身森林小医生帮它治治病吧。在练习本上把错题改正过来。

2、帮助小鱼,鲤鱼跃龙门(笔算乘法来回答)

2313=

3331=

4121=

3212=

3、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四、总结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先从个位乘起,当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时,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五、作业

1、练习教材

2、作业本

板书设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