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学校德育活动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2024-06-26 15:37:39 责编:小OO
文档


学校德育活动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本摆放、学生个人卫生等;整治的常规有:进出校不戴红领巾,迟到,乱扔垃圾,说脏话,违反纪律,佩戴首饰等。所有的检查都与学生操行评定和班级、班主任的考核挂钩,让学生在学校检查、老师教育、学生监督、集体的氛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通报、曝光。的作用是强大的,为了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校利用黑板、广播站,设立通报栏和曝光台。对常规检查的结果予以通报,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5)多种教育手段相结合。对于部分后进生,通过班主任、家长、年级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副校长、校长的层层教育,通过德育培训班、处分等教育手段,督促其养成良好习惯。

3.抓检查评比,使学生养成教育充满活力。(1)对各项常规要求检查评比,每周评出 “卫生示范班”、“养成教育示范班”,并颁发流动红旗,评比结果与班主任考核、 “优秀班主任”的评选相结合。(2)把全校所有的教师分到各班级任辅导教师,辅导教师的年度考核得分和所辅导班级的常规考核挂钩,促使辅导教师也和班主任一样抓学生、班级常规管理、养成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抓各项活动,使学生养成教育形成特色。(1)抓德育主题月活动。制定具体的主题月实施方案、细则,以主题月促进学生养成教育,一个主题月抓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抓整治活动。抓一个专项,解决一个问题,抓典型、重落实,掷地有声。(3)抓特色活动。如:班级布置比赛,班级文明公约制定评比,精神文明班评比、文明礼仪评比、争创五星级文明监督岗等。

5.抓学生群体,发挥学生的榜样监督作用。

学生是班级、学校的主人,一个学校养成教育的好坏与学生干部的培养密不可分。(1)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可以使各项监督检查有序进行,有充足的人力保证;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可以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习惯;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总之,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是实现学生养成教育从“他律”到

“自律”的重要途径。(2)使用好红领巾监督岗,为监督检查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也让学生在体验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养成监督他人的习惯。

二、抓好三个结合,精心打造特色德育。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可见,抓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对孩子进行系统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十分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活动,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教育学生,凝聚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家长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力量。

1.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融入到学校管理中。我们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成员均由关心学生成长,热心学校教育,热情支持学校工作,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在校学生的家长组成,他们能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他们能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家长培训,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而形成的一道美丽彩虹,使得我们在沟通中寻找到更好的教育契机,让孩子们得到家长与学校的双重关注,从而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2.家校牵手,合作共赢。一是成立了家长学校,组建了家长学校讲师团。聘任富有家教经验的家长、教师及校外家教专家担任讲师团成员,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做到了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倾听家长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家校的沟通,大大地增加了教育效益。三是开通了校讯通。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充分发挥“校讯通”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动态,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四是进行家访。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们在双休日、长假

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还要求班主任进行频繁的家访工作,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五是使用家校联系卡,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各项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要求。

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家庭教育只有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

(二)优化社会环境,整合校外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发展。

1.建立社会化德育网络,我们紧紧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一是在学校成立了以关工委成员为主体的书画家工作室,聘请当地老艺术家定期到学校授课、辅导学生,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影响;二是村校共建,校企联合,共同育人。三是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给师生上法制课,提高法律意识,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知法守法,做一个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好少年。我们的做法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团及市县关工委主要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给予高度评价。

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依托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购物广场等联系基地进行实践和服务,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得到有机整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良好局面。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德育工作将坚持以素质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社会为舞台,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

第四篇: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矗同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工作汇报《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矗同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第五篇: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一直以来紧紧围绕舒兰市教育局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进行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实施德育创新。以“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年” (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学生良好行为深化年”为活动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营造学校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构建和谐校园。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真情德育、“快乐德育”、“实践德育”和“全员德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一、求真、务实、高效地做好德育常规管理,抓制度建设,使学生养成教育有章可循。

完美的人格是建立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上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因此,我校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线,狠抓学生德育工作,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为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除了严格按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生一日常规》、《先进班集体评比标准》、《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值周值岗制度》等。对学生学习、行为、礼仪、卫生、劳动、锻炼等方面提出要求,在平时的德育管理中无论是学生还是管理者都能按章做事,使得德育管理的工作有条不紊,同时,对照规章制度又能及时改正平时工作中的不足,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2.抓强化教育,使学生养成教育规范有序。

(1)新生入学,进行入学教育,规范学生的各种习惯。进入一年级后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文明礼?、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新学期伊始,我们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准,与养成教育相结合,通过悬挂标语、用学生作品装饰教室、装饰走廊,更新走廊文化、表彰优秀学生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3)抓细节,促养成。针对养成教育内容,每周的值周领导和大队辅导员都要组织各项检查、抽查,然后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每周检查和抽查的常规有:学生进出校、上下楼秩序,教室、卫生区打扫;教室桌椅、书本摆放、教室所有备品摆放、学生的个人卫生、学生的标志佩戴等;学校大队检查和抽查的常规有:课间操、眼保健操、乱扔垃圾、说脏话、课间活动秩序等。所有的检查结果最后综合到一起评出每周的文明班级,并与班主任的考核挂钩,让学生在学校检查、老师教育、学生监督、集体的氛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抓检查评比,使学生养成教育充满活力。对各项常规要求检查评比,每周评出 “卫生示范班”、“行为秩序示范班”等。

5.抓学生群体,发挥学生的榜样监督作用。

学生是班级、学校的主人,一个学校养成教育的好坏与学生干部的培养密不可分。(1)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可以使各项监督检查有序进行,有充足的人力保证,如:能充分利用学校大队委成员。(2)使用好红领巾监督岗,为监督检查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也让学生在体验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养成监督他人的习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1、构建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特色德育活动。

根据舒兰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强规范促养成,创特色树品牌”活动探索实施我校特色德育活动。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比如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两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开展可感恩教育活动,我们不仅让孩子们为妈妈做孝心事,写孝心话,还让妈妈们写下孩子们为自己祝贺节日的感受,并在感受的后面附带上亲子照。读着妈妈们写

的孩子们为自己祝贺节日时的感受,看得出我们的感恩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有位家长这样写道:孩子以前总是和家长顶嘴,甚至稍不如意就对他们发脾气。但自从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之后,孩子孝顺懂事多了,还经常帮助他们做些家务活。家长充满感激,我们也很受感动。孩子们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懂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哲理,他们发自内心地以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从而培养了学生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品行。

本学期结合第28个教师节我们开展了以“老师,托起太阳的人”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在教师节当天早上晨会结束,孩子们在学校大队长刘XX同学的大声带领下全校1000多名同学深深的向老师鞠上一躬并齐声向操场上的所有老师大声喊出“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场面如此之震撼,声音如此之亲切,令在场的所有老师激动万分。接下来我校将继续结合《弟子规》的学习和各种主题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深入探索实施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

2、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我校从上学期开始成立了“小百灵”合唱队,每周有固定的时间由我校的特岗教师张XX进行指导和训练。在上学期的六一儿童节课前歌比赛中合唱队同学向全校同学进行了展示。本续期继续由张XX对合唱队进行执教并计划在“十一”之后再次向全校同学进行示范和展演,以此引领和推动我校课前歌能够迈上一个更高的水准。

3、深入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本学期我们以“让我们跳起来”为主题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时间,学校统一播放跳绳曲,各班同学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带领下,来到操场在自己班级做操位置进行跳绳活动,学校挑选出跳的较好的同学和体育教师一同在前台领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他们能够从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快乐。做到德育、

体育、艺术三育相互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与品德的养成。

4、认真组织每周一的晨会,并充分利用好每周的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安全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优化社会环境,整合校外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发展。

我校曾聘请市关工委和北城社区关工委的老干部们开展“好父母讲堂”活动,为家长们讲解如何教育好孩子等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9月18号,上周的周二我校和北城社区关工委的老干部们共同携手在我校举行了以“大手牵小手,温暖你我他”为主题的捐资助学活动,为我校四年三班牛天一同学进行捐助。老干部们的到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教益和鼓舞,更为我们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心教育课,受助学生以及家长都发表了感言。最令我们欣慰和感动的是受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增强了自信心,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关爱他的人,长大了用知识用本领去关爱更多需要关爱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感恩教育再次在这里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延伸。

展望未来,我校德育工作将坚持以素质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社会为舞台,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