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六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
2024-06-26 15:37:38 责编:小OO
文档


六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

第1篇:六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凝重、焦躁不安、横遭倒霉、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身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协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二、速度课文,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屏幕出示,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沈XX,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那么,作者给我们写了哪些事呢?请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快速阅读:

1、这头战象是怎么来的?

2、本课写了关于这头战象的那些事情?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同学阅读后解决问题,并随着同学的回答进行板书:战象衰老──重披象鞍──回到战场──埋葬自身(板书可以随同学回答灵活应变,也可以板书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身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身的体会。

2、生提出自身不懂的字词,小组之间讨论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

3、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四、课堂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誊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还有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身的理解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同学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同学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同学的'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⑴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恬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句话对嘎羧的动作、神情详细地进行了描写,让同学找出动作、神情的词,采用竞赛朗读的方式,指导同学读得深沉、读出感动。引导同学体会到战象对象鞍的珍爱,读出它对过去的留恋与回味。(这段话体现出战象怀旧、善良。)

“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这句话通过对象鞍与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抓住重要词语(凝重华贵、英武豪迈),指导同学读出对战象的敬佩与赞咏。(这段话体现出战象英勇。)

⑵嘎羧在打洛江XX的感人行为: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引导同系上下文想象,嘎羧久久地凝望着,它可能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在它的吼叫声里,嘎羧在呼唤什么呢?然后采用扮演朗读的形式,把战象对战友的怀念,对过去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局面无比留恋的悲壮深情读出来。

(这段话也体现出战象的怀旧、善良。)

⑶嘎羧在为自身挖掘坟墓的壮举: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

“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引导同学想象:这头战象那么费劲地挖坟墓,是为了什么?它的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是在告诉人们什么?

这几个段落要指导同学精心品读,读出内心的感动与敬佩。(这段话体现出战象的坚强、忠诚。)

课文里还有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吗?找出来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刻的感受吧!

2、交流读后的感受:

鼓励同学自由表达,引导同学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字里行间,也有更深刻的含义──它虽然只是一头战象,却有着超人的情怀,这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深深思索。

第2篇:六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

的六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一、导入新课

师:1943年,日寇侵略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被称之为“战象”。战斗结束后,我方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课前大家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大家快速看一下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浏览课文后概括,教师指导。)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几件关于嘎羧的事情?

“战后幸存”(第1~4自然段)、“重披象鞍”(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

通过这几件事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三、精读课文,重点句子分析

师:让我们一起沉入故事中,打开记忆之门,回到二十六年前:战斗结束了,英勇的战象嘎羧幸存了下来,但是嘎羧治愈后也留下了很多的后遗症,它的腿瘸了,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也闭不拢,面对这样的英雄,寨子里淳朴善良的人们是怎样照顾我们的英雄嘎羧?

①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在这段话中有几处值得特别关注的词语,联系“战象”请体会村民对嘎羧的情感。

可以看出村民们对它十分尊敬和照顾。因为它是战象,它是功臣。

师:就这样转眼间,二十六年过去了,(二十六年后的一天是这样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二十六年后的嘎羧请默读5-11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

②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投影出示该句)我们一起来看,嘎羧和象鞍分别多久了?

生:26年。

师:26年再一次相见,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

生:久别重逢。

师: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啊?课文在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作了介绍?

生:第九自然段。

师:让我们都来默读一下这个段落。让我们和嘎羧一起来看看这位老朋友吧。(生默读)③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说一说: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描绘,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二十六年过去了,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这里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师:老朋友就在眼前,嘎羧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师:这个词语念mosuo。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摩挲。

师:同学们,见到象鞍时的嘎羧,是什么样子的?

生:泪光闪闪师:它会想什么?生:老朋友终于见到你了。

师:它还会想什么(泪光闪闪肯定是想到了往事,想到了二十六年前的战场和战友)

生:没想到过了26年,还是这个样子,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见到了战友。

师:是啊,它忘不了它的战场,忘不了战友,更忘不了那光辉的战斗岁月啊,带着这样情感,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谁再来读。

(指名读)

师: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同学们,嘎羧不会说话,它这丰富的情感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呢?

生:我从泪光闪闪中体会到嘎羧的对辉煌过去的留恋。深情,因为人才会泪光闪闪,而嘎羧也泪光闪闪。

师:泪光闪闪是对嘎羧什么的描写?

生:泪光闪闪是对嘎羧神态的描写。

师:是啊,除了神态,还有什么也能让我们体会到这情感呢?

生:从“久久”这个词语也可以看出嘎羧对这个象鞍的情感。

师:除了神态还有什么?

生:还有动作,“吹去上面的灰尘”。

师: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感受到它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作者的话并不多,寥寥数语便可传情。师:年轻不在,岁月不在,但作为战士的情怀仍在。日落西山,天色苍茫,临死前,嘎羧一定要披上象鞍,重返战场。让我们同嘎羧一起回到打洛江XX,一起回到曾经战火纷飞的战场。默读12-16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

④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师:这段话又表达了嘎羧怎样的情感呢?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自己练习。(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他这样读,让我们望到了这清波荡漾的江面,而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呀!它都望到了什么呢?

生:我觉得嘎羧可能望到了26年前与战友奋勇杀敌的场景,可能望到了曾经战友洒满鲜血的地方。

生:他还望到了曾经的战友,他们曾经浴血拼搏的战场。

师:“亲了又亲”的礁石又承载着怎样的记忆呢?想象一下。生:“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

师:是呀,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这句话又该怎样读呢?谁来再试一试。

(生充满感情读)

师:同学们,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你看“欧”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破折号。

师:破折号在这里面的作用是――

生:声音的延长。

师: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震耳欲聋的吼叫,许久――

(生齐读第二句)

师:你们读出了声音的震耳欲聋。此时的嘎羧是伫立在昔日的战场,发出了这样的吼叫。它一定想起了这样的一幕场景。我们一起来读――

生: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此时的嘎羧内心涌动的战斗的激情就像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了青春的英姿。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昔日的样子,原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嘎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嘀嘀嗒嗒地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之后,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生再读)

师: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还这样写道:“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而此时的嘎羧,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同学们,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们读出的是――

生:一头年轻的战象。

师:焕发了青春英姿的战象。我读的是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张开眼睛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是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战象。

师:我读的是精神萎靡、即将辞世的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生:我读的是英勇豪迈的战象。

生:我读的是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的战象。

师:同学们,就把你们心目中这头英武豪迈、奔赴战场的战象读出来吧。(音乐起)师:同学们,二十六个春秋过去了,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啊,回到战场的嘎羧依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也心潮激荡。

师:“光荣归去”这部分中,面对死亡,嘎羧是什么样子的?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⑤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吗?它在期盼和平吗?……

这句写嘎羧凝望着天空,它仿佛期盼着和平。

师:他读出了战象逝去后的这份安祥。课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大象是―种有灵性的动物,每头象都能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回到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但嘎羧没有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嘎羧和其他公象奋勇杀敌,是村民们把嘎羧从鬼门关里拉了出来,嘎羧十分怀念和它浴血搏杀的战友,它要跟它们躺在一起,永远不忘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勇杀敌的战象。

师:和战友们在一起是它最大的心愿,多么忠诚的战象啊!

⑤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的情怀,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