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旧房改造工程实施自检自查报告
2024-06-26 15:37:38 责编:小OO
文档


旧房改造工程实施自检自查报告

第一篇:旧房改造工程实施自检自查报告

新家园行动计划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自检自查报告

县新农办:

单甲乡自启动新家园行动计划以来,紧紧围绕"和谐平安、宜居家园"的主题,以规划为龙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资源,强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严格检查考核,全力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根据《__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新家园行动计划危旧房改造情况自检自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沧新农发〔2014〕13号)要求,现将单甲乡2014年至2014年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单甲乡是典型的山区边境贫困乡,属省定的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2014年末,全乡共有2517户,11304人,佤族人口占居住人口的98%。全乡国土面积203.7平方公里,全部属于山区。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为群众描绘出了一幅发展的崭新画卷。乡、高度重视,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全力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根据由近及远,由主动到被动,由集中到分散的建设思路,按照"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方式,着力抓好边境一线危旧房改造示范点建设。2014年,单甲乡危旧房改造工程目标任务是60户。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全乡共完成危旧房改造72户,超额完成12户。2014年,单甲乡危旧房改造工程目标任务是200户,截止到2014年1月31日,全乡共完成旧村改造200户,其中统拆统建1个自然村33户,散户167户。2014年,单甲乡危旧房改造工程目标任务是550户,规划统拆统建478户,涉及6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散户72户。截止到2014年8月31日,全乡共完成旧村改造117户,在建26户,完成统拆统建1个自然村58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科学谋划危旧房改造工程

一是县新家园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召开后,乡、迅速召开了全乡范围的会议,专题部署危旧房改造工作,各站所和村委会迅速掀起传达学习市、县新家园行动计划动员大会精神的热潮,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迅速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成立以乡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乡副(新农村工作队队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及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危旧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业务。三是深入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澄清了底数,对全乡危旧房改造工程的任务进行分解细化,下达到各村、组。四是结合各村的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

(二)理清思路,制定措施,稳步推进危旧房改造工程

危旧房改造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积极性来源于其自身的经济能力与补助的落实,按照上级要求,我乡积极探索以统拆统建为重点的建设模式,多次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通过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吸引交通闭塞自然村向公路沿线迁移,让不适宜居住、发展潜力不大的村庄向中心村聚集,扩大中心村的规模。结合群众对补助的观望、建房资金积累不足等实际,落实好相关,调动农户建房热情。一是整合"扶贫安居工程"、"一事一议"项目,通过项目整合,提高补助标准;二是对项目村给予惠农倾斜;三是做好服务,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帮助群众协调水、电、路等困难,并在探索物资统一采购的形式来节约建房成本。

(三)抢抓机遇,多措并举,使危旧房改造工正成为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

危旧房改造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乡、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时限,细化工作责任。一是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危旧房改造工程为载体,培养良好的干部作风,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遇到困难不讲客观,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将上级下达的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制定时间表,项目实施村、组都有乡班子领导挂钩,特别是每户建设农户都有乡干部职工挂钩;二是形成全乡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班子领导挂村、站所负责人挂组、干部职工挂户的方式,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既能全面掌握拟建房农户的资金积累、资金需求、思想动态、建设进度等情况,又能把情况及时汇报到乡、,以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快速推进工作;三是充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召开乡、村、组等多层次的会议宣传危旧房改造的目的意义,提高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基础上。利用工作人员进村做规划,干部职工挂钩入户搞宣传的方式,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透,让群众自愿参与到危旧房改造工作中来。目前,全乡共制作到户档案卡272份,并正在组织各村迅速完善;四是结合实际,做好规划,抽调专门人员,每个改造的自然村都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涵盖产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一个村庄、一个片的推进建设,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在建房户的选择、建设方式、房屋风格及户型、自然村管理规定等方面,尊重群众意愿,让理事会发挥积极作用,现已完成村庄规划建制村6个,占计划的100%,完成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36个,占计划100%;五是争取相关部门资金整合,力求危旧房改造工程强势推进。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150.4万元(其中:抗震设防资金90.4万元,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60万元),共支出22.4万元(其中:支危旧房改造资金10万元,抗震设防资金12.4万元);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202万元,(其中:新家园行动县级配套资金30万元,危旧房改造资金172万元),共支出361.860595万元(其中:支危旧房改造资金291.452825万元,抗震设防资金70.4077万元);2014年截止5月,上级拨付资金万127.5元(其中:县新农办2014年危旧房改造资金17万元,2014年危旧房改造配套资金35万元,城建局2014年危旧房改造资金50万元,县委拨入2014年危旧房改造配套资金25.5万元),共支出危旧房改造项目资金201.5398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

(一)项目整合总量不足,群众对综合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能力相对较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供给不足。

(二)建设资金压力大。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基础薄弱,农户经济积累少,个体差异大,物价涨幅总体偏高、建房成本不断增加。

(三)整体推进有待进一步加快。道路、活动场所、排污沟渠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较大,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造成推进难度大。

二○一二年九月二日

第二篇: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房改造工程实施自检自查报告

爱华镇

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房改造工程实施

自检自查报告

尊敬的审计组、各位领导:

爱华镇自启动新家园行动计划以来,紧紧围绕“和谐平安、宜居家园”的主题,以规划为龙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资源,强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严格检查考核,全力实施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四大工程。根据《临沧市审计局关于2014年临沧市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房改造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的通知》(临审通?2014?63号)要求,现将爱华镇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爱华镇国土面积526.7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29个村民委员会,315个村民小组,311个自然村,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7元。全镇总人口108041人,其中,农业人口654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6‰。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为群众描绘出了一幅发展的崭新画卷。镇、高度重视,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全力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根据由近及远,

-1-

由坝到山,由集中到分散的建设思路,按照“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方式,着力抓好“两线、六点、三模式”新家园旧村旧房改造示范点建设。两线,即:以祥临二级路和云凤路为轴线,六点,即重点打造河湾、永胜、田心、忙回、长坡岭五个村六个示范点,三模式,即:探索拆除重建、迁村并点以及农民住高楼小区的三种建设模式。2014年,爱华XX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目标任务是:完成旧村改造34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2014户,其中拆除重建1224户,加固改造816户。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全镇2014年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目标任务完成。2014年,爱华XX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目标任务是:完成旧村改造12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1174户,其中拆除重建849户,加固改造325户。截止到2014年8月31日,全镇共完成旧村改造10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773户,其中拆除重建448户,建成完工299户,在建149户,加固改造325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科学谋划旧村旧房改造工程

一是县新家园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召开后,镇、迅速召开了全镇范围的会议,专题部署旧村旧房改造工作,各站所和村(社区)迅速掀起传达学习市、县新家园行动计划动员大会精神的热潮,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迅速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成立以镇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镇副

(新农村工作队队长)、分管农、林、水的副镇长和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充实到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旧村旧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业务。三是深入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澄清了底数,对全镇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的任务进行分解细化,下达到各村、组。四是结合各村的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

(二)理清思路,制定措施,稳步推进旧村旧房改造工程

旧村、旧房改造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积极性来源于其自身的经济能力与补助的落实,按照上级要求,我镇积极探索以河湾为重点的拆除重建建设模式和以永胜邦界河和下坝田为重点的迁村并点建设模式以及独木小缅树农民高楼小区建设模式。咬定推进城乡面貌三年有变化,五年大变样,十年新面貌的目标,掀起实施旧村旧房改造的热潮。对各示范点及全镇面上旧村旧房改造工作的推进,镇上多次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通过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吸引农民向县城附近的村庄适度聚集,让不适宜居住、发展潜力不大的村庄向中心村聚集,扩大中心村的规模,集中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资源向中心村聚集,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结合群众对补助的观望、建房资金积累不足等实际,落实好相关,调动农户建房热情。一是在河湾村、永胜XX(邦界河、下坝田)

等示范点,根据农户建房的启动时间,整合“一事一议”水泥,给予相应补助,共补助水泥128户1010吨;二是视工程进度,结合群众意愿,给予补助建材物资,邦界河示范点补助钢筋10户各1.5万元,补助红砖1户1万元,补助瓷砖6户各1.5万元;三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解决群众建设资金困难,已兑付群众建房补助资金512.50万元,其余建房补助资金正在落实兑付;四是在迁村并点建设示范点打破行政区域,力求达到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让新家园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实现聚集发展;五是做好服务,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帮助群众协调水、电、路等困难,并在小忙兔、永胜等村探索物资统一采购的形式来节约建房成本。

(三)抢抓机遇,多措并举,使旧村旧房改造工正成为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

旧村旧房改造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镇、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时限,细化工作责任。一是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旧村旧房改造工程为载体,培养良好的干部作风,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遇到困难不讲客观,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将上级下达的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制定时间表,项目实施村、组都有镇班子领导挂钩,特别是每户建设农户都有镇干部职工挂钩;二是形成全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班子领导挂村、站所负责人挂组、干部职工挂户的方式,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既能全面掌握拟建房农户的资金积累、资金需求、思想动态、建设进度等情况,又

能把情况及时汇报到镇、,以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快速推进工作;三是充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召开镇、村、组等多层次的会议宣传旧村旧房改造的目的意义,提高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基础上。利用工作人员进村做规划,干部职工挂钩入户搞宣传的方式,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透,让群众自愿参与旧村旧房改造工作中来。目前,全镇共签订建房协议1000户,制作到户档案卡448份,并正在组织各村迅速完善;四是结合实际,做好规划,抽调专门人员,每个改造的自然村都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涵盖产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一个村庄、一个片的推进建设,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在建房户的选择、建设方式、房屋风格及户型、自然村管理规定等方面,尊重群众意愿,让理事会发挥积极作用,现已完成村庄规划建制村30个(含1个社区),占计划的100%,完成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211个,占计划100%;五是争取相关部门资金整合,力求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强势推进,现已落实易地扶贫项目2个200万元。

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514万元,其中市直挂钩补助资金24万元,共支出193.3万元;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173.9万元,其中市直挂钩补助资金21万元,共支出332.73万元,现结余161.87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

由于迁村并点建设模式投入较大,镇、村两级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大,影响到了示范点的建设速度,也直接影响到示范点典

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

(一)项目整合总量不足,群众对综合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能力相对较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供给不足。

(二)建设资金压力大。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基础薄弱,农户经济积累少,个体差异大,物价涨幅总体偏高、建房成本不断增加。

(三)整体推进有待进一步加快。道路、活动场所、排污沟渠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较大,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造成推进难度大。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

第三篇: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爱华镇委员会爱华镇

关于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村旧房改造实施

情况汇报

尊敬的锁及各位领导:

爱华镇自启动新家园行动计划以来,紧紧围绕“和谐平安、宜居家园”的主题,以规划为龙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资源,强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严格检查考核,全力实施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工程。现将爱华镇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爱华镇国土面积526.7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29个村民委员会,315个村民小组,311个自然村,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7元。全镇总人口108041人,其中,农业人口473人。镇下辖15个党总支,142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26个,现有党员2173名,其中农村党员1836人。镇内最高海拔为3098米,最低海拔1039米,南XX、北XX、罗扎河、长坡岭河及头道XX分流归向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水系,“五河”在境内深度切割,使全镇趋于西部高南部低的地形,1400米以上海拔的冷凉山区占全镇总面积的65%,低热河谷区占35%,立体气候明显,形成了冷凉山区、低热河谷区和城市社区三个区域板块。

-1-

二、旧村旧房改造的思路

2014年6月,、市正式提出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农村旧村、旧房改造,配套抓好农业产业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使项目建设村基本达到经济支撑产业化、农户住房特色化、乡村道路通畅化、人畜饮水安全化、村寨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决策民主化“七化”目标,为群众描绘出了一幅发展的崭新画卷。在县委、县的指导下,镇、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指导员和农林水工作的三位副职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家园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在镇新农办,并抽调充实办公室人员,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负责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工作,做到层层有领导、级级抓落实。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全力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

从2014年起,利用10年的时间,全力实施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工程,着力解决我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居质量差别大、校舍安全隐患多等突出问题。到2014年,累计完成旧村改造61个自然村(组),完成旧房改造4373户,其中拆除重建2906户、加固改造1467户;到2014年,累计完成旧村改造108个自然村(组),完成旧房改造7450户,其中拆除重建5004户、加固改造2446户;到2014年,累计完成旧村改造216个自然村(组),完成旧房改造17915户,其中拆除重建13492户;加固改造4423户。

三、突出特色,重点突破

根据由近及远,由坝到山,由集中到分散的建设思路,按照“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方式,着力抓好“两线、六点、三模式”新家园旧村旧房改造示范点建设。两线,即:以祥临二级路和云凤路为轴线,重点打造永胜邦界河、田心小缅树、忙回东林、长坡岭老祁山四个示范点,三模式,即:探索拆除重建、迁村并点以及农民集贸小区的三种建设模式。

2014年,爱华XX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目标任务是:完成旧村改造12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1174户,其中拆除重建849户,加固改造325户。截止到2014年8月31日,全镇共完成旧村改造10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773户,其中拆除重建448户,加固改造325户。目前已建成完工299户,正在建设149户。按照围绕“两线”、分步推进的原则,自2014年以来,爱华XX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农户,多次召开班子专题及扩大会议,决定于今年做好以下几个点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永胜邦界河、田心小缅树、忙回东林、长坡岭老祁山四个县级示范亮点;

二是重点打造德胜旧村组、立早村组,田心、水磨旧村旧房改造整村推进;

三是进一步规划打造勐勐村下牙(二、三组)、毛家村社区黑箐组、沙坝田组、大河口组、毛家村组、小渡口组。

四、农户贷款及资金兑付情况

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514万元,其中市直挂钩补助资金24万元,共兑付农户资金193.3万元;2014年上级拨付资金173.9万元,其中市直挂钩补助资金21万元,共兑付332.7万元,共兑付农户443户,兑付资金526万元。到2014年9月止,全镇共申请建房贷款270户,贷款金额1219.9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

由于迁村并点建设模式投入较大,镇、村两级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大,主要存在:

一是几个示范点无项目支撑,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二是产业支撑力度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农户经济积累少,个体差异大,物价涨幅总体偏高、建房成本不断增加;

三是群众贷款难,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国家信贷指标收紧,加之农村信用评级、宅基地抵押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建房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致使农户筹资建房难度较大。截止2014年9月,全镇旧村旧房改造贷款农户270户(多数贷款金额为5万元),共计贷款1219.9万元;

四是广大群众建盖能力很不成熟,整体推进有待进一步加快。道路、活动场所、排污沟渠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较大,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造成推进难度大;

五是几个示范点涉及相关基本农田地,办理相关手续费用

高。

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村旧房改造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改善群众居住质量,改变农村面貌的一次难得机遇。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爱华XX将继续创新建设机制和模式,使新家园行动计划深入人心,通过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分类实施,分步推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农村社区化、城市现代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美化、净化、亮化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率先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带动全镇旧村旧房改造工作的推进。同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提升甘蔗、烤烟等传统产业,孕育培育蔬菜等新兴产业,在以“城乡居民倍增计划”的引导下,根据人口聚集情况,发展第三产也,纳入城镇产业体系,重点探索农家周末游,形成有力的产业支撑。达到新民居、新村庄、新产业、新农民的工作效果,把城市和乡村打造成为最宜人居、最宜发展的新家园。

我的汇报完了,不成指出敬请锁及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二○一一年九月

第四篇:工程自检自查报告

仪长复线怀宁-安庆支线安庆末站

工程自检自查情况报告

根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求,南京XX对仪长复线怀宁-安庆支线建设工程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仪长复线怀宁-安庆支线项目,建设位置位于安庆石化原油罐区西侧,霞虹路以北。新建综合楼1座,6kv配电所1座;新建收球和阀组区1处,安装手球装置、低压泄放系统各1套,新建计量间1座,安装计量和标定系统各1套,以及相应的工艺管道、电气、仪表、通讯、采暖、消防给排水、阴保、总图运输、土建施工等。

二、目前项目进展情况:目前仪长复线怀宁-安庆支线建设已经完成了工程建设前的各项手续。施工总承包为南京XX公司、工程监理单位为河南XX公司。现在南京XX公司安庆XX站项目部已完成了施工场地的场平,土方翻运办公及生活临舍的搭建,综合楼主体结构封顶、墙体砌筑完成;计量间6.8m处主体结构完工;6kv配电所主体结构封顶、墙体砌筑、粉刷完成;阀组区、计量间等工艺管线部分安装;管廊支架基础承台浇筑;部分电气、仪表安装;场区内围墙砌筑完成等工作。

三、自查总体情况:

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南京XX公司安庆XX站项目部对工程进行了检查。由于工程开工数月,施工工程量一般,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及各方主体市场行为。从检查情况看,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履行规范,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安全生产措施基本落实,市场行为规范。

1、能认真贯彻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工程施工强制性标准。各类招标完全按照招标程序进行,各项施工手续办理齐全。安庆末站项目部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分工,制度都进行了上墙张贴;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意识较强,按照创建示范工程标准,制定了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按照投标的承诺悉数到岗尽职。不存在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

2、工程建设各方建立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能有效运转,施工图审查及时完成。及时制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跟踪实施,工程质量总体较好。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比较齐全和规范。

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较好,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基本形成。各项安全专项方案都能及时制定和贯彻,施工现场的建筑起重设备已备案,并搭建完成,文明施工水平较好。检查中未发现安全隐患。

四、存在问题:

1、甲供材料不能及时到场,致使施工进度推迟;

2、部分分项工程图纸不能及时提供;

3、施工现场混乱;材料堆放不整齐;

4、施工技术力量薄弱;

5、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6、责任不明确;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协调解决;

五、下一步措施:

积极协调与有关部门,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整顿施工现场;明确划分材料堆放场地,对乱摆乱放现象,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力量,增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落实生产责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今后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服务,加大检查力度。二是加强诚信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坚决遏止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三是深化施工现场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再上新水平。四是全面落实建筑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南京XX公司

仪长复线怀宁-安庆支线安庆末站项目部

2014年8月9日

第五篇:农村危旧房改造竣工自查验收的报告

陇政发122号

陇阳乡

关于对陇阳乡2014年农村危旧房改造竣工

自查验收的报告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根据《通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全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的通知》(通住建发237号)文件要求,我乡严格按照《通渭县2014年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乡、十分重视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根据时间安排和进度,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改造建设,该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34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都已竣工入住,乡上成立了由乡乡长张小卫同志为组长,乡纪检马XX、乡副乡长丁继军同志为副组长,各村驻村负责人和支部为组员的陇XX乡农村危旧房改造竣工自查验收领导小组,就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验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县上下达我乡农村危旧房任务134户,分布在全乡14个村的部分社上,其中扩大试点户数121户,其中计划生育户4户,残疾人户9户,在党岔村建设集中示范点1个。坚持推动和农民参与、集中建设和分散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建设结合灾后重建、灾民建房和整村推进项目,尽可能打破区划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经济适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农房要按照本地设防标准进行设计,需拆除重建的房屋必须按照农房抗震结构基本要求设置上下圈梁和构造柱,符合抗震安居要求,农房的结构为砖混或砖木(双坡)结构,建筑面积为45-60平方米。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乡上通过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成立了由乡乡长张小卫同志为组长,乡纪检马发龙、乡副乡长丁继军同志为副组长,各村驻村负责人和支部为组员的陇XX农村危旧房改造竣工自查验收领导小组,对全乡134户农村危旧房严格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就此项工作进行逐村、逐社、逐户全部自查验收。经自查验收,工程质量符合危改建筑要求标准,现全部已竣工入住。

2、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软件管理

乡上在确定项目户时,严格按实施方案要求,通过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张榜公示、乡进行审核上报的程序操作,完成电子信息档案录入。

三、取得的成效

1、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危房改造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随着一间间破房、危房被拆除,一堵堵垮塌墙被整理修复,一条条道路被硬化,一栋栋新房的建成,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卫生习惯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村风文明蔚然掀起,危房改造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居条件显著改善。在危房改造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危房改造与整合部门资源相结合,硬化道路、改善饮水条件、修建沼气等,有力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危房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扶贫帮困相结合,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党惠农的成果,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四、总结工作经验

1、坚持实事求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做好规划。乡本着把“实事做好,好事做实”的工作思路,在结合危房调查摸底基础上,多次安排专人村社,进行调查,核定危房等级、确定危改对象,实事求是地掌握了危改第一手资料,为农村危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坚持张榜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为严格程序,镇按照“群众申请、村民评议、乡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确定危改对象。并及时张榜公示,让群众明白放心。

五、存在的问题

1、部分建房户劳动力有限,建房进度缓慢。

2、部分建房户自筹资金困难,导致建房标准不能提高

3、乡干部的检查指导不到位。

特此报告

附:陇阳乡

2014年农村危旧房改造竣工自查验收花名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