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问题,主要思想是尊重父母双方的意愿,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裁决。同时,该段内容也明确规定了离婚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原则和程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则可以由父母双方协议抚养权,或者由人民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分析
夫妻离婚后,关于孩子的抚养问题,通常由父母双方协商处理。如果他们无法就孩子的抚养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孩子的抚养权将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和父母双方实际情况进行裁决,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进行裁决。在这种情况下,不满两周岁的子女通常由母亲直接抚养,而已经两周岁的子女则可以由父母双方协议抚养权,或者由人民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拓展延伸
民法典如何规定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明确规定了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该条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协助支付子女抚养费的义务,并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无协助支付子女抚养费的义务,也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具体来说,如果父母双方无法就子女抚养权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在诉讼中,会根据子女的利益、父母双方的经济状况、双方对子女的感情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子女的抚养权。如果父母双方在子女抚养权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决。协议离婚时,可以就子女抚养权达成协议,也可以就协议离婚的其他问题达成协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为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有助于维护子女的权益,促进家庭和谐。
结语
夫妻离婚后,关于孩子的抚养问题,应由父母双方协商处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需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和父母双方实际情况进行裁决。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则可以由父母双方协议抚养权,或者由人民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