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离婚后孩子的户口处理规定
2024-07-01 06:58:40 责编:小OO
文档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孩子的户口就跟谁走。如果孩子未满18周岁,需要父母代为办理户口的迁移;如果孩子满18周岁,可由他自己办理户口的迁移。根据具体情况,离婚后的户口迁移手续包括办理离婚证、准迁证明、迁移证等。这些手续需要根据双方协议离婚或判决离婚来进行办理。

法律分析

关于离婚后孩子户口的问题,请看以下几点:

(一)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孩子的户口就跟谁走;

(二)如果小孩未满18周岁,需要父母代为办理户口的迁移;

(三)如果小孩满18周岁,可由他自己办理户口的迁移;

(四)年满18周岁可单户,持身份证、户口薄到派出所办理即可;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夫妻离婚迁出户口一方,如有落脚点可把户口迁到落脚点处,如果没有落脚点,可到当地判处所办理分户迁移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九条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离婚后孩子户口是否迁出

按照我国《民法典》之相关规定,父母离婚,孩子判给谁孩子的户口就跟谁。如果孩子归父或母一方抚养,这一方需要把户口迁出的,孩子的户口页跟随迁出,如果这方户口不动的,由另一方迁出,那么孩子的户口就不需要迁出。

(一)如果父母双方协议离婚的,需要带的材料是:

1、到民政局领取离婚证;

2、孩子已上户口,要办理户口迁移的话,只需要将小孩的户口本、出生证、夫妻户口本到夫妻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请迁出;

3、如果孩子还小,没上户口,需要离婚证,婴儿《出生医学证明》;《生育证》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婴儿父母双方的居民户口簿等材料,到有孩子抚养权一方户籍所在地办理户口;

4、据离婚证所载明的孩子归属内容,到需要迁入地的村委会或居委会开具迁入证明信,同地派出所申请准迁入证明(在居委会的证明上盖章);

5、准入地的证明,到孩子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迁移证》;

6、迁移证到入户的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

(二)如果父母视起诉要离婚的,需要准备的材料是:

1、离婚判决生效证明书;

2、有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拿着户口本到迁入地办理准迁证明;

3、持准迁证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签署同意迁出意见书,在将准迁证交给迁入派出所即可。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孩子的户口将根据抚养权归属进行迁移。如果孩子归属一方抚养,则该方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如果户口不动,则由另一方迁出。对于协议离婚的情况,准备离婚证、户口本等材料到派出所办理迁移手续即可。而对于起诉离婚的情况,需准备离婚判决证明书等材料到迁入地办理准迁证明。请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以确保孩子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