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提起抗诉后,如何应对判决?
2024-07-14 16:40:32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赋予当事人上诉和申诉权,对民事行政判决不服可向上级上诉,对判决生效后不满可向申诉。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司法机关的不当行为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控告,受理机关应及时处理,不服可向同级或上级申诉。对申诉应及时审查,如属实则通知相关机关纠正。

法律分析

法律赋予了当事人上诉和申诉权,因此当事人对人民作出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不服的,在上诉期内可以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也可以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向人民民事行政检察科提出申诉。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

(一)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

(二)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三)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

(四)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解除的;

(五)贪污、挪用、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受理申诉或者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级人民申诉;人民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申诉。人民对申诉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拓展延伸

应对判决的有效策略和建议

当面临判决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来应对。首先,及时与专业律师沟通,分析判决的强弱点,评估是否存在上诉的可能性。其次,仔细研究判决书,理解法官的论点和依据,以便更好地应对。同时,收集相关证据和法律条款,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准备好相关的法律文件和辩护材料。此外,与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士和律师进行讨论和咨询,获取更多的建议和意见。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专业,尊重法律程序,按照法律规定的途径提起上诉或采取其他合适的法律行动。通过这些策略和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判决,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法律赋予当事人上诉和申诉权,对判决不服时,可向上级提出上诉或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对司法机关的不当行为,当事人有权向相关机关申诉或控告。受理申诉或控告的机关应及时处理,情况属实时应予以纠正。应对判决,建议及时与律师沟通、分析判决、准备法律文件和辩护材料、收集证据、咨询专业人士,并按法律程序提起上诉或采取其他合适的法律行动,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 地方各级人民认为本级人民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的设置和职权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对高级人民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三)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规定提起的上诉、抗诉案件;

(四)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五)高级请核准的死刑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对同级人民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原审人民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