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程合同有效性分析
2024-07-14 17:07:21 责编:小OO
文档


由于建设工程行业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建设工程领域多年的司法实践,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包括行业人员、律师、甚至审判法官,首先需要分析、确认的一个问题就是合同的有效性问题。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视角,从法官审判的角度看,一个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拿到他面前,法官首先要了解的是该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关系,其次就要主动评估它的有效性问题,这是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之间的衡平问题。尽管保护契约自由、促进交易是民商法的基本审判原则,尤其是在建设工程领域,一旦判定合同无效,其后续问题的处理必然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因此,对建设工程合同无效情形的准确界定就变得尤为重要,配合民法典出台的最新司法解释(2021),从1-7条综合概括、列举了建设工程合同的无效情形。

在实务中,我们如何对一个建设工程合同的有效性进行判断,不能只拿2021年的司法解释去生硬的对比,要将其放在整个民法典的体系下进行分析,我分析的逻辑框架梳理如下:

第一步是“正说”,从上位法到司法解释,即从民法典到建设工程的司法解释,明确什么是有效的合同。

第二步是“纵说”,即依托最新建设工程司法解释的逻辑框架,对建设工程合同各个阶段的法律问题逐一阐述。

第三步是“概说”,在体系之外,依托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结合其特点,谈谈建设工程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从第一步“正说”开始,首先要知道的是——在民法典看来,什么是有效的合同。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其中一种,民法典143条规定,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如同早年银行训练柜台专员识别假钞的道理相同,不断的数真钱,熟悉真钱的感觉,假钱一旦到手其感觉就不对,形成下意识的判断。随着建设工程行业中新方式、新模式的不断演进,在法律顾问不介入的时候,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可以依托上述三条作为起草合同的基本内容,或者是对一份刚拿到手的建设工程合同做出最初的直觉判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