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及法律责任。侵犯著作权可能涉及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非法经营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侵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和第二百一十。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作品、出版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录音录像作品等。制作、销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也属于侵权行为。
法律分析
一、侵犯著作权涉及哪些犯罪
1、侵犯著作权可能涉及到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非法经营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哪些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并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1、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
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
3、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图书的;
4、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制作的录音录像出版的;
5、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6、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的;
7、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结语
侵犯著作权涉及多种犯罪行为,包括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非法经营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和第二百一十的规定,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侵权行为,涉案金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等刑罚。同时,侵权者还应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对侵权者进行行政处罚,如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因此,侵犯著作权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 第二十二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二条 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为作者,且该作品上存在相应权利,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作者等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机构办理作品登记。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一节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