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走私犯罪的从轻处罚是否可以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动机降低犯罪手段的危险性?
2024-07-09 02:55:37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从轻处罚是指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轻判决或减轻刑罚,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动机降低犯罪手段的危险性。因为我国法律对犯罪行为的认定,是以实施的行为结果为依据,而不是以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动机作为判断标准。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情节较轻的走私活禽、走私农产品、走私红木、走私珍贵动物、植物制品,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对于情节较轻的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于从犯、假扮文职人员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走私犯罪的从轻处罚与犯罪主体的犯罪动机及危险性并无直接关系,法律仍然会依据犯罪行为的实施结果来做出相应的判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