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开发商之前说是产权70年的房子,现在看合同是50年的怎么办呀!
2024-07-11 21:30:12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可总结为:住宅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福利性用地50年,盈利性项目用地40年,综合类性质用地50年。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开发商,你购买的房子是永远属于你的,但70年后土地归国家所有。拆迁时只赔偿房屋价值,不赔偿土地价值。

法律分析

70年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房子永远是你的。这么说吧,把这块地70年的使用权卖给开发商然后他在上面建房子,你买了这个房子,房子永远是你的但是70年以后房子下面的地就是国家的。不能说开发商给点钱就把那块地永远买下来了,但是不管多久房子还是你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到时候拆迁只会赔偿你房子的钱不会赔偿土地的钱。根据中国的土地出让使用年限的相关规定,分别有如下几种:一、住宅用地(商品房用地)为70年。二、工业用地(工厂、工业区)为50年。三、教、科、文、卫等带有福利性质的用地为50年。四、商、娱、旅等盈利性项目用地为40年。五、其他综合类性质用地为50年。

拓展延伸

开发商变卦?房子产权期限与合同不符,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开发商变卦,房子产权期限与合同不符的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应对。首先,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认产权期限确实与之前承诺不一致。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如之前的宣传资料、开发商的承诺等,以支持您的主张。然后,与开发商进行沟通,表达您的关切和不满,并要求解决方案,如更正合同或提供补偿措施。如果开发商不予合作,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的意见,并考虑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最重要的是保持沟通记录和所有相关文件,以备将来可能需要使用。请注意,具体应对措施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结语

面对开发商变卦,房产期限与合同不符情况,您可采取以下步骤:1.仔细阅读合同,确认期限不一致。2.收集相关证据,如宣传资料、开发商承诺等。3.与开发商沟通,表达关切并要求解决方案,如更正合同或提供补偿。4.如开发商不合作,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意见,并考虑采取法律行动维护权益。5.保持沟通记录及相关文件备用。请注意,具体应对措施因法律规定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建议。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 广告与合同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

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变更、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买受人。

买受人有权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退房的书面答复。买受人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同接受规划、设计变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价款的变更。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 广告与合同 第十六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