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书和民事判决书在适用条件、反映意志、内容格式和法律效力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调解书是确认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体现双方意愿,简单扼要;判决书是依法作出的判决,体现审判权,格式复杂详实。调解书签收即生效,判决书需等上诉期限过后生效。
法律分析
1、适用的条件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予以认可时适用的法律文书。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对案件经过审理,就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2、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着重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民事判决书主要体现了人民依法行使的国家审判的权力。
3、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不同。民事调解书的格式较为简单;内容扼要;民事判决书的格式较为复杂、且内容详实。
4、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当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超过了法定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上诉的,才发生法律效力。
拓展延伸
调解书与判决书的执行方式和效果比较
调解书与判决书在执行方式和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调解书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执行过程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而判决书是作出的强制性决定,执行过程需要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调解书的执行效果取决于当事人的配合程度和履行意愿,而判决书的执行效果则由进行监督和强制执行。因此,调解书的执行方式更为灵活,但执行效果受制于当事人自觉性;判决书的执行方式更为严格,但执行效果受到的强制力保障。
结语
民事调解书和民事判决书在适用条件、体现意志、反映内容及格式、发生法律效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调解书是确认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法律文书,体现双方意愿;判决书是依法作出的决定,体现审判权力。调解书格式简单,内容扼要;判决书格式复杂,内容详实。调解书签收即生效,执行方式灵活;判决书需超过上诉期限后生效,执行方式严格。调解书执行效果取决于当事人配合程度,判决书执行效果由强制执行。两者在执行方式和效果上存在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收到执行裁定书后,必须要签字,这是法律规定;如果不签字,会以留置送达的方式送达,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