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务犯罪的后果有哪些?如何防范?
2024-07-16 15:58:24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的后果严重,除了个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外,还会影响单位的声誉和经济利益。为防范职务犯罪,单位应该加强管理、规范制度、严格审核等措施。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3条规定,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单位行贿罪,单位给予公职人员财物或者其他财务便利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6条规定,犯罪所得和非法财物应当予以追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42条规定,公务员不得利用职权侵犯公共财物或者其他公共资源,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对职务犯罪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

为了防范职务犯罪,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管理,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同时,公职人员也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