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重婚罪属于哪种罪名?
2024-07-05 01:18:40 责编:小OO
文档


重婚罪属于侵害婚姻制度的犯罪种类,行为人有配偶却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重婚罪的主体是有配偶的人和明知对方有配偶却与之结婚的人。重婚罪的犯罪类型包括与配偶登记结婚后与他人登记结婚以及与原配偶没有登记但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在当代社会,重婚行为将受到法律处罚,包括离婚和可能的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一、重婚罪属于什么犯罪种类?

重婚罪属于侵害婚姻制度的犯罪种类,重婚罪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重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喜新厌旧;有的是出于贪图享乐;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动机不影响重婚罪的成立。

二、重婚罪的犯罪类型

(一)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

(二)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即除非当事人向提出诉讼,一般情况不会主动受理。

在当代社会,每一个人结婚之后的话,必须要对自己的配偶忠诚,如果在外面存在着出轨的现象的话,那么需要受到一些处罚。具体的处罚的时候在离婚也是可以进行一定的反应的,如果比较严重的情节构成重婚罪,还会受到重婚处罚。

结语

重婚罪是侵害婚姻制度的犯罪,涉及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重婚罪的主体包括有配偶的人和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重婚罪的动机多种多样,但不影响其成立。重婚罪的犯罪类型包括欺骗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的重婚和未登记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重婚。在当代社会,对配偶的忠诚是必要的,重婚行为可能导致离婚并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制定本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二章 结婚登记 第九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其婚姻的,应当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证、结婚证;

(二)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认为受胁迫结婚的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的,应当撤销该婚姻,宣告结婚证作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