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夹尾会不会传染要看它们患病的原因,如果它们是细菌感染或其它疾病导致的夹尾,传染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因为细菌的繁殖速度和生命力都比较强,一旦和健康的鱼儿接触,就有可能传染。
如果是因为环境变化太大刺激出现的夹尾,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传染的。因为环境变化只是刺激到它们,并不是导致它们患病,所以不会传染。
当饲养者无法判断孔雀鱼夹尾的病因时,最好还是将患病的孔雀鱼捞出来单独养殖,避免它们传染给其它的鱼儿。
二、孔雀鱼夹尾怎么治疗1、土霉素、黄粉药浴:如果孔雀鱼出现了夹尾的情况,饲养者首先要将水温提升到26℃以上,然后再使用土霉素或黄粉进行药浴。高温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再配合土霉素或黄粉,就可以缓解夹尾的情况。
2、高锰酸钾溶液:如果是因为细菌感染出现夹尾,饲养者首先要将病鱼捞出,避免它们传染给其它的鱼。再放入高锰酸钾溶液,给病鱼药浴。每天药浴一次,每次10-20分钟,就可以缓解夹尾的情况。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孔雀鱼屁股夹着尾巴,都快一天了
这是孔雀鱼的一种最常见的病,针尾病,是病菌引起的,高度传染。
发病原因有很多种,总体上大致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
1、密度过大
2、长时间不换水,环境达到了这种病菌滋生的最佳时机
3、缸壁上的硝化细菌过多,病菌附着在粘膜上,由于孔雀鱼夜间睡觉是伏在缸低的,很容易被感染
预防措施:
1、一定要有过滤系统,定时清洗、更换过滤棉
2、定时、定量换水
3、10天至半月左右对缸壁内侧进行清洁,控制硝化细菌不要繁殖过多
4、少量投放维生素b也可有效地预防
5、阳光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愈的,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可以杀死病菌的
治愈方法:
1、a第一时间把病鱼隔离
b关灯、关过滤泵
c原缸内均匀投放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当缸内水呈淡红色即可)
d一小时后开灯、开过滤泵,清洗过滤棉 次/小时
e3小时后头投放维生素c(60公分的缸投放一片,大缸酌情加量)
2、剪掉孔雀鱼尾部的感染部分
3、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不喂食,每天换水50-100%
4、三天左右鱼的状态开始恢复,可以少量喂食
5、五至七天左右可痊愈
孔雀鱼的健康表现,主要在尾巴,在尾巴可以看出孔雀鱼的很多问题。
这个季节没控制好水温或水质,及其容易得烂尾或白点病。(传染性非常恐怖)
一种是急速型,尾巴发黑,1天内急速脱落到死亡,2天内基本是全缸覆没。这种很难救得活
二是慢速型,尾巴逐渐透明,之后慢慢脱落,变成扫把尾。
发现这种情况的鱼儿要单独养,避免传染。
烂鳍病、烂尾病: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1.可能是鱼之间,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2.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
症状: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并有血斑点产生。当病情恶化时,腐烂的鳍和尾会脱离鱼体,严重时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
E,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F,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我觉得用F的最好了,绿色环保。
孔雀鱼缩尾会传染吗
会。孔雀鱼缩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会传染的,发现孔雀鱼得病后,需要及时的将鱼隔离出来,不要再跟其他的鱼混养在一起。孔雀花鳉(Poeciliareticulata),俗名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
急急急!急求孔雀鱼夹尾治疗方法!俺家的孔雀鱼整缸都夹尾了,今早一看都都死了三条!
我的也是最近大批死,你仔细看看鱼身上尤其是尾巴,背鳍有没有小小的白点,很可能是白点病,会传染的,要换水,鱼缸里的东西都用高锰酸钾洗干净,把新水温度加热到30度 要慢慢加到30,,然后水里放海盐俗称大盐,没有就用食言,网上能搜到水盐比例,我不太记得了,好像是1/500,我加了半勺,现在我的鱼已经好了,
还有一种叫万能药水的鱼药,看看你能不能买的到,要快,就能来的及救他们
养的孔雀鱼为什么都夹着尾巴,第二天就死光了?
密度太大了,或换水时感冒了,这叫针尾病,很难治愈,减小密度、加盐、稳定温度25度左右,开过滤器。这种病不传染,不过病鱼很快就会死掉,如果没有左右摇晃,还可以救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