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驱虫,包括使用药物、驱虫项圈、驱虫颈圈和定期清洁狗狗的住所。在使用药物驱虫时,应该遵循医生或兽医的建议,并按照说明使用。驱虫项圈和颈圈通常含有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到狗狗体内,从而驱虫。定期清洁狗狗的住所也可以帮助降低寄生虫的数量。
总之,为了保护狗狗的健康,建议定期为狗狗进行驱虫。应该遵循医生或兽医的建议,并根据狗狗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所在地区的情况来制定驱虫计划。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农村的土狗为什么不用驱虫
农村地区的土狗一般不进行常规的驱虫处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意识:土狗饲养者可能缺乏对宠物驱虫的重视和了解,没有意识到驱虫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可以自行应对寄生虫感染。
2. 经济条件: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养狗家庭可能无法承担驱虫的费用。此外,驱虫需要周期性地进行,费用成本也会增加。
3. 生活环境:农村地区的土狗多数是户外放养或半放养,生活环境相对较为自由,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相比之下,城市宠物更容易受到寄生虫的感染源,如地面、草地、宠物友好的公园等。
4. 个体差异:一些土狗天然免疫能力较强,寄生虫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饲养者可能认为不用进行驱虫。但需注意,仍有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存在。
狗狗是必须驱虫吗?
狗狗如果不去做驱虫的话,可能会导致以下的原因:
1、体内寄生虫感染途径
很可能肚子里面有很多寄生虫,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因为寄生虫会争夺犬只的营养,并且可能破坏肠壁黏膜,引起发炎,或者拉肚子,寄生虫还会产生生物毒素,易引起狗狗生病,并且寄生虫多的情况下肚子很大,甚至会排出虫体。体外寄生虫过多也会传染给人,所以定期驱虫很有必要。
2、驱虫后的反应
狗狗吃了驱虫药,当药性发挥作用时,每个宠物的体质不同,反应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宠物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的,但有的会有精神不好、腹泻、呕吐等情况,这些也属于正常的现象,宠物主人不需要太担心。主人可适当给狗狗禁食4-6小时,减少肠胃负担,并投喂适量汪益制,协调絮乱的菌群。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它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狗狗可以不驱虫吗 你懂寄生虫给狗狗带来的危害吗?
幼犬感染寄生虫,造成幼犬食欲不振,消瘦,发育迟缓;便秘或腹泻,腹痛,呕吐,腹围增大。个别幼犬可引发小肠套叠,或者脱肛。严重感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大部分幼犬都有肠道寄生虫,由妈妈经胎盘或乳汁感染。由于幼犬的肠腔细,寄生虫相对数量多、个体大,造成幼犬食欲不振,消瘦,发育迟缓;便秘或腹泻,腹痛,呕吐,腹围增大。个别幼犬可引发小肠套叠,或者脱肛。
严重感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成犬的寄生虫感染一般呈,所以即使没有在粪便中发现虫体,也应该按时驱虫。
绦虫呈带状,多出现在狗儿的粪便上或在附近爬行。当暴露于空气后,便缩小变干,粪便中和小狗的周围可发现米粒一样的虫卵。还可能发现小狗吐出4到10公分长的蛔虫。当您看到这些寄生虫时,狗狗的病已经不轻了。
犬便结时,不可施用驱虫药,应先服促泻药,待排泄后,才服驱虫药;在犬患病或身体虚弱时也不宜驱虫。
一般说来,驱虫只须1天时间,但10天后再驱虫1次,这样才能彻底驱除;此外,1个月之内的幼犬即使发现其肚中有虫,因身体虚弱也不宜驱虫。
苯咪唑或甲苯哒唑:22-25毫克/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3天(线虫)或连用5天(绦虫)
硫苯咪唑或硫苯哒唑:22毫克/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3天(线虫),或50毫克/ 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3天
阿苯哒唑:25毫克/公斤体重,每日2次或50毫克/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5天
抗虫灵:6-10毫克/公斤体重,1次就可
驱蛔灵:0.1-0.11克/公斤体重,服用1次
磷酸哌嗪片:0.08克/公斤体重
吡喹酮:2.5毫克/公斤体重,1次口服,4个月以上的狗才能使用,服药前后不必禁食
氯硝柳胺:狗狗禁食1夜后,1次口服71.4毫克/公斤体重
一般在幼犬断奶后就应首次驱虫,
6月龄以下幼犬最好每月驱虫1次,
成年犬每季度驱虫1次,
种母犬在配种前驱虫1次,哺乳母犬可与仔犬同时驱虫。
为了提高驱虫效果,最好在每次驱虫前进行粪检,根据粪检结果,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专用驱虫药分为幼犬和成犬,有些还按狗的体型分类,一定要注意区分。
小狗什么情况不能驱虫
1、年龄过小的小狗不能驱虫
在小狗出生后的前几周内,它们需要花费大部分时间在与母狗的接触中,以获取足够的营养和免疫力。因此,在小狗出生后3到4周内,不应该给它们驱虫。除非小狗处于生命危险的状态,否则驱虫应该等到小狗长到8周以上再进行。
2、生病的小狗不能驱虫
如果小狗已经生病,那么在病情没有得到控制之前是不能给它驱虫的。因为在小狗体内存在寄生虫的同时,体力和免疫力也会下降,而驱虫药物的使用也会占用小狗已经有限的身体资源,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病情。如果小狗生病,应该先将其治愈,再考虑驱虫问题。
3、怀孕的母狗和哺乳期的母狗不能驱虫
在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狗身上,驱虫药物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小狗。这可能导致小狗中毒、肠道干扰和其他健康问题,从而对它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母狗怀孕和哺乳期间不应给它们驱虫。等到小狗出生后,再给母狗和小狗进行合适的预防性驱虫。
4、服药史、重病史等特殊情况下的小狗不能驱虫
如果小狗之前已经长期服用药物,特别是处方药物,那么在进行驱虫前应该先咨询兽医是否需要停止药物使用。同时,如果小狗有重病史、心脏病史、肝病等健康问题,应该先咨询兽医,确定是否可以进行驱虫。因为这些状态会影响小狗身体的负荷和免疫系统,从而导致意外的副作用。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