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是通过卵孵化成为幼虫,经过数次蜕皮,最终变成成虫的。蟑螂的生命周期包括下面几个阶段:
1、卵:蟑螂的卵一般在隐蔽的地方孵化,孵化期长短视蟑螂种类而定,一般在1-2个月之间。
2、幼虫:孵化后的幼虫会经历5-13次蜕皮,每次蜕皮后体型会逐渐增大。
3、蛹:幼虫在经历多次蜕皮后,会变成一种类似蛹的状态,这时蟑螂的体型和颜色已经基本定型。
4、成虫:蛹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成成虫,这时蟑螂已经具备生殖能力,可以进行繁殖。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蟑螂是如何生长的?怎样去除蟑螂?
一、蟑螂是如何生长的?
1、蟑螂的繁殖一般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温暖的气候;潮湿的环境;丰富的食物以及多缝隙的结构。
2、蟑螂的卵鞘是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螂的尾端便长出形如豆荚状的东西叫卵鞘,蟑螂卵便在其中。
3、一只雌蟑螂少则可产10多个,多则可产9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中,少则可孵化10多只,多则可孵化50多只。并且雌蟑螂一生一般交配一次,每次交配时间长达2小时,便可以终生繁殖,甚至无性繁殖。
二、怎样去除蟑螂
1、洋葱
洋葱不仅可以熏蟑螂,还可以延缓室内食物变质,把切好的洋葱放在盘子里,放到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蟑螂一闻到刺激的味道就不会再来了。
2、洗衣粉
洗衣粉不但可以洗衣服,还是高效的诱杀蟑螂的药剂,把洗衣粉撒在纸上面,还可以撒上一些糖水。把它放在蟑螂经常出没之处,它吃掉洗衣粉后就会死去。
3、肥皂水
蟑螂腹部的油脂一碰到肥皂水就会溶解,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家里蟑螂比较严重的情况,在蟑螂频繁出现的地方用肥皂水涂一些在地表或墙面,比杀虫剂还有效。
蟑螂怎么生出来的蟑螂如何生出来的
1、蟑螂是雌虫产卵在特殊的胶质囊内,形成卵鞘,幼虫在卵鞘中孵出。刚从卵鞘孵出的幼虫都聚集在卵鞘周围,无翅,呈白色,之后颜色逐渐变深并散开活动。触角和尾须节数随龄期而增长,并长出翅膀,最终羽化为成虫。蟑螂成虫寿命也较长,德国小蠊最短约为100天左右,寿命最长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寿命长短也同样因种类以及环境条件而不同。
2、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的昆虫,是常见的医学昆虫。蟑螂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产卵于卵鞘内,约有60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内。
蟑螂是怎么生长出来的
蟑螂生活史包括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它是一种渐的昆虫。蟑螂雌虫经过一次交配就能终生产出受精卵,雌虫产出卵鞘后,卵鞘孵出幼虫,幼虫必须经历多次蜕皮,在最后一次蜕皮完成后,就会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
蟑螂是怎么生长出来的
蟑螂卵鞘中的含卵数会因种类而不同,同一种蟑螂卵鞘中的卵数也会因为环境条件和产卵的次数有所差异,少则只有几粒,多则达到50多粒。
蟑螂的幼虫期较长,一般历时约30-450天。幼虫在丧失附肢或者触角损伤之后,可以经过蜕皮在下一龄再重生出来,这类损伤再生也会增加幼虫蜕皮的次数。
蟑螂的生活史周期长,它们的寿命也长,一只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产的卵鞘量也很多,所以蟑螂的繁殖力非常强。
蟑螂是怎样生长的?
蟑螂是繁殖力很强的动物,一对德国小蠊一年可繁殖成为十万只后代。平常其卵在卵荚内需要15天才能孵化出来,刚刚孵化的蟑螂是乳白色(某些种类蟑螂刚孵化出来时的幼虫则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的无翅若虫。
若虫取食不久,因昆虫是外骨骼的动物,要长大就必须要脱皮,一龄若虫大概1至2星期后再行第二次脱皮,等到第3次或者4次脱皮以后,就可以看见翅芽,但要达到性成熟之成虫阶段,平均德国小蠊都要经过6-7次脱皮。
而美国蟑螂则要脱皮10-12次才行。蟑螂的生长、脱皮次数和气候因素、食物的获得,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德国小蠊可在2-3个月内完成生活周期,是属于不完全或称渐进的昆虫。
扩展资料:
昆虫学家发现12种蟑螂可以靠浆糊活一个星期,美国蟑螂光喝水可以活一个月,若什么都没有可以活三个星期。
另外,蟑螂亦可以闭气达45分钟。亦可以减慢心跳,降低新陈代谢以延长生命。
虽然蟑螂比起其他脊椎动物有较高的抗辐射性,辐射致命剂量比人类高出6至15倍不等,然而果蝇的抗辐射性比蟑螂更加高。蟑螂的高抗辐射性相信是与细胞周期有关。辐射在细胞的时候会造成较大的伤害。蟑螂只会在蜕皮的时候进行细胞,而一个星期之内最多只蜕皮一次。
蜕皮大概需要48小时完成。期间若有辐射侵袭,蟑螂的细胞将会受到影响。但并非所有蟑螂皆于同一时间蜕皮,即是说可能有部分蟑螂不受辐射影响。即使蟑螂在蜕皮的时候遭受辐射尘的侵袭,生存率仍然比人类高出很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蟑螂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