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狗的寄生虫病有哪些
2024-07-04 18:00:33 责编:小OO
文档


养狗需要定期驱虫应该是一个共识,因为狗狗的寄生虫种类有很多,按照体内外区分,体内的有蛔虫、钩虫、绦虫等,体外的有跳蚤、虱子、螨虫、蜱虫等。这些寄生虫对狗狗的身体都会有影响的,体内的会夺取营养,导致狗狗身形消瘦,拉稀,体外的会带来瘙痒而抓挠,导致皮肤受伤掉毛,因此要采取措施进行驱虫。

1、内驱的方法

内驱一般是喂驱虫药,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比较多,而且范围是也有区别的,因此多准备一几款如喵汪清宠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处理。喂之前可以先看好说明书,并停食三小时,以免造成肠胃负担。喂的时候是掰开狗狗的嘴巴,放在舌根之后握住等狗狗吞咽。有些狗狗不喜欢吃驱虫药,因此需要主人耐心和细心的处理。喂完还要看狗狗的反应,有拉稀的话可以适当喂一些汪益制,帮助稳定肠道菌群。

2、外驱的方法

外驱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喷的,一种是滴的,都比较方便,可以看主人需要。喷的就是把全身毛发喷湿,滴的就是要滴在皮肤上。不过做完之后要给狗狗戴上脖套,以免狗狗舔舐毛发的时候误食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外驱后的两天是不能洗澡的,若是毛发比较脏可以用干毛粉打理。

3、日常预防

预防寄生虫的方法也要分食物和环境两个方面,因为体内寄生虫一般是通过吃不干净的食物感染的,因此喂食要检查好食物,并做好餐具消毒。而体外寄生虫一般是因为住的环境潮湿,细菌寄生虫比较多导致的,可以定期进行清洁消毒。而在带狗狗出门的时候不要让它乱吃东西,更不能带去脏乱的地方玩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狗狗有哪些寄生虫

狗狗

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对于小狗来说,免疫力低下会易患的寄生虫有很多,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狗狗春季易患的寄生虫种类,为了大家能够更直观的区分这个寄生虫,在文章的最后有全部图片。

一、蛔虫

这是小狗最普遍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米色的,像条橡皮筋,寄生在肠道内,吸收已消化的养分。这种寄生虫大多数是从母体垂直传染来的,特征是会有下痢、呕吐、胀气等情况。因此,小狗最好在一个月大的时候就要驱蛔虫。可以粪便检查是否有虫卵而得知肚子里有没有蛔虫。

一些市售驱虫药能够杀死蛔虫成虫,但是无法杀死在宠物体内其它组织器官内移行的幼虫。为了更好的预防蛔虫感染,可在母狗妊娠之前和分娩后的第4、6、8周为幼犬和母犬同时进行驱虫。这样做可以将所有在体内移行的幼虫到达肠道时杀死。

二、绦虫

虫体像扁扁的面条,有片节,一片片成长串,寄生在肠子里吸收养分。每一片脱落之后,又会向前长出头部,咬住狗狗的肠壁,向后慢慢又长出一长串。如果在小狗的粪便里看到像蛆一样会动的虫体就是绦虫。片节聚集在小狗附近,使得小狗剧痒而坐在地上磨,得靠主人细心的观察。

这种虫以跳蚤为媒介传染,所以长跳蚤的小狗几乎免不了有绦虫。避免绦虫的反复感染有时并不容易。首先是控制犬猫身上的跳蚤,跳蚤肚子里常常有绦虫卵。科学的预防蚤的方法是每月应用驱体外寄生虫药物来预防和杀灭跳蚤。定期预防跳蚤可以有效控制以跳蚤为中介引起的绦虫的感染。因为猫猎捕老鼠,所以要控制以老鼠为中介引起的绦虫的感染。除了控制跳蚤等传播媒介,还要给犬每3个月服用一次体内寄生虫药物来预防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

三、钩虫

寄生在十二指肠内,又称“十二指肠虫”。虫体细小,头部有细钩,咬住肠壁吸血,造成血便、黑便,以及贫血。粪便检查可以看见椭圆形的虫卵。

对钩虫的治疗,平时养成为犬定期驱虫的好习惯。最好在母狗妊娠之前和分娩后的第4、6、8周进行杀虫。一般的传统市售驱虫药不能杀死在宠物体内移行的幼虫,特别是人用驱虫药物更不可乱用。由于钩虫卵在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如果被钩虫感染的狗狗住在潮湿的泥沙地方,这时应该将狗狗的住地迁到无钩虫卵生存的地方,防止再次感染。水泥或卵石地面可以保持干燥,同时阳光照射可以杀死幼虫。

四、蛲虫

蛲虫俗称线虫,动物感染蛲虫后,在胃及十二指肠内孵化,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发育成成虫。当夜间动物熟睡后,由于比白天松弛,蛲虫便爬到周围产卵。一次可有数条甚至几十条蛲虫爬出,刺激周围皮肤,造成痒感,影响睡眠。

五、鞭虫

细小的马鞭形虫体,寄生在盲肠及大肠,造成下痢。粪便检查可见椭圆形的虫卵,两端有小帽子,这种虫目前已少见。最头痛的是鞭虫卵,你要做的是清洁,清洁,清洁。最好淘汰所有狗狗用过的玩具和狗狗嚼过的东西。换新的狗圈离开鞭虫卵感染地。及时应用广谱驱虫药物可以避免环境被虫卵污染。这也同时可以减少人被感染的风险

六、球虫

像白血球大的虫卵,寄生在小肠黏膜上及细胞内,引起下痢,小狗若感染此虫,必须注意,因为在犬瘟热时,也很容易合并感染球虫。肉眼看不见,而且球虫有两个世代: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又多躲在上皮细胞内,驱除起来很费事,但在狗狗成年之后感染则不必太担心,因为成犬身体会产生相当的抗体来消灭。

七、心丝虫

成虫像细细的米粉,寄生在右心室及邻近的血管,靠蚊子媒介传染。当狗儿被含有感染仔虫的蚊子叮咬之后,虫体随着血流,最后回到右心室成长茁壮。七个月之后,长大为成虫,开始产下细小的仔虫,又随血液遍布全身,常在布满细小血管的肝与肾居留,造成严重的障碍。成虫在右心室越聚越多,最多可达三百条,不但使右心室扩大,连带肝脏的血液无法完全回流到右心,形成肝肿大,紧接着腹水大量的产生。而过多的虫体也会跑到肺脏,形成阻塞。

狗儿变得很容易疲倦,消瘦。浅浅的咳嗽,运动一下子就气喘如牛。有时成虫也可能游走全身,造成局部的血栓,若虫体躲在供应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里,很容易使狗儿的心脏一下子承受不了而休克死亡。目前在野外的流浪狗,感染率达三成以上,也就是每三只狗中就有一只有心丝虫。幸好,目前检疫技术发达,采一点血,两分钟就可得知结果。

八、旋毛虫

由于旋毛虫广泛地寄生于人、犬、猪、猫、鼠等多种动物体内,而狗又有吃动物尸体或粪便的习性,故农、牧区养狗有很多机会感染。

旋毛虫寄生于横纹肌中,特别是活动量大的隔肌、肋间肌等处。成虫在肠内雌雄交配,所产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管入胸导管至右心,再经肺转入体循环,随血流至全身(此时是感染后第12--30天)。只有到肌肉中的幼虫才能发育、成长,周围有一包囊,虫体卷曲其中。包囊幼虫在肌肉中可生活数年至25年。犬吃了含有包囊幼虫的动物尸体,包囊在胃内被溶解,释放出来的幼虫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变为成虫。关键是要注意感染环节,了解人和动物之间接触和食肉感染的危害。搞好卫生,消灭鼠类,将尸体烧毁或深埋。禁止随意抛弃动物尸体和内脏。

九、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40多种)共患的寄生原虫病。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的细胞内,终宿主是猫,中间宿主是各种动物。在猫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形成孢子体和卵囊。卵囊随猫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囊发育具有感染性。被中间食主吞食卵囊后,其中的子孢体在肠内逸出,侵入血流,再分布到全身各处(特别是淋巴网状组织),钻入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破坏细胞并严重致病。

慢性病例,在脑、肌肉、视网膜、肺、肝、肾等处形成包囊型虫体。弓形虫除经消化道感染外,也可经鼻、眼、呼吸道和皮肤、胚胎等途径侵入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体内;病狗和带虫者的肉、内脏、血、渗出液(如腹水)、排泄物、乳和流产胎儿、胎盘等物中带弓形虫;各种昆虫也可传播此病。

十、疥螨病

疥螨病是由疥螨(一种外寄生虫)引起的犬常见的皮肤病。疥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它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虫体在其中生长繁殖。隧道有小孔,藉以通氧和为幼虫出入;幼虫也钻入皮肤、开掘。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为8--22天。

十一、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也是犬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5--6月龄的幼犬。蠕形螨因体细长,很象蠕虫而得名。它寄生于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从产卵到卵发育成幼虫乃至成虫均在其中。该病是由健康犬与病狗接触而传染。健康小狗身上常有这种螨存在,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各种原因引起)或皮肤有发炎或经常洗澡皮肤被浸软时,即可侵入并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十二、虱

危害狗的主要是血虱和啮毛虱。血虱长1--5毫米,头窄,体呈圆锥形,以吸食血为主;啮毛虱以食毛和皮屑为主,长0.5--10毫米,头比胸宽大。吸血寄生引起痒感,不安,有时皮肤出现小出血点,小结节,甚至化脓。

十三、蚤

跳蚤是一种外寄生性吸血昆虫,引起犬搔痒。蚤存于尘土、地缝及垫草中。由于蚤不在犬体上发育,因此只要保持畜舍清洁,地面撒少许来苏儿,被褥经常日晒,即可预防发生。针对蚤病,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市售的一些杀蚤药物可杀灭蚤的成虫,但蚤卵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平时除了注意搞好犬的卫生外,一定要定期应用驱外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因为跳蚤会对部分杀蚤药物出现抗药性,所以国内现售的一些产品现了抗药性的报道。

十四、硬蜱

硬蜱是吸血的节肢动物,寄生于犬的体表,机械地损伤皮肤,造成痛痒、不安,病犬啃咬磨擦。雌蜱吸血,一次约0.4毫升。多量寄生会引起贫血。重要的问题是蜱可传染疾病或作为中间宿主使犬患某些寄生虫病。

多数硬蜱在动物体表交配。交配后雌蜱吸饱血落地,爬到地缝隙或土块下蜇伏不动,4--8天产卵。卵经一个月左右孵出幼虫。幼虫又爬到犬身上吸血;吸饱后又落地,蜕化变若虫。若虫再吸血、落地经十余天成熟。成虫吸饱血后,身体变圆,紫黑色,胀大几十倍、上百倍。对于硬蜱的治疗和预防,首先要确保犬生活环境中的卫生。在春夏季节应多注意犬的皮肤上是否有蜱感染。市售的一些杀蜱药物对蜱的预防和杀灭效果不是很理想。

鞭虫

显微镜下的弓形虫成虫

钩虫

蛔虫成虫

疥螨

纤维镜下的球虫

蠕形螨

绦虫

线虫

心丝虫

旋毛虫幼虫

硬蜱

狗体内寄生虫有哪些种类

体内主要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长的颈翼膜。钩虫,钩虫为淡黄白色小线虫,头端稍向背侧弯曲,口囊很发达,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3个犬齿,各齿向内呈钩状弯曲。

蛔虫

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长的颈翼膜。犬蛔虫的特点是在食道与肠管连接处有一个小胃。雄虫长50~110毫米,尾端弯曲;雌虫长90~180毫米,尾端直。狮蛔虫(狮弓蛔虫)颜色、形态与人蛔虫相似,但无小胃,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 症状与危害:蛔虫病是人、畜、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猫狗在感染蛔虫后,会逐渐消瘦,腹围增大,发育迟缓,呕吐,异嗜,大量感染时引起肠阻塞、套叠,甚至肠穿孔,蛔虫幼虫经过肺,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严重时呼吸困难,表现为肺炎。蛔虫非常影响猫狗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钩虫

钩虫为淡黄白色小线虫,头端稍向背侧弯曲,口囊很发达,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3个犬齿,各齿向内呈钩状弯曲。雄虫长10~12毫米,雌虫长14~16毫米。 狭头钩虫两端稍细,较犬钩虫小,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1片半月状切板。雄虫长5~8.5毫米,雌虫长7~10毫米。

症状与危害:严重感染时,粘膜苍白,消瘦,被毛粗刚无光泽,易脱落。食欲减退,异嗜,呕吐,消化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发作。粪便带血或呈黑色,严重时如柏油状,并带有腐臭气味。如幼虫犬量经皮肤侵入时,皮肤发炎,奇痒。有的四肢浮肿,以后破溃,或出现口角糜烂等。经胎内或初乳感染犬钩虫的3周龄内的仔犬,可引起严重贫血,导致昏迷和死亡。

心丝虫

心丝虫(又名犬恶虫),呈黄白色细长粉丝状。雄虫长120~160毫米,尾部呈螺旋状卷曲;雌虫长250~300毫米。胎生的幼虫叫微丝蚴,寄生于血液内,体长307~322微米,无鞘。 心丝虫完成生活史需犬蚤、按蚊或库蚊作为中间宿主。

症状与危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慢性咳嗽,但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运动时加重,或运动时病犬易疲劳。随着病情发展,病犬出现心悸亢进,脉细弱并有间歇,心内有杂音。肝区触诊疼痛,肝肿大。胸、腹腔积水,全身浮肿。呼吸困难。长期受到感染的病例,肺原性心脏病十分明显。末期,由于全身衰弱或运动时虚脱而死亡。病犬常伴发结节性皮肤病,以瘙痒和倾向破溃的多发性灶状结节为特征。皮肤结节为血管中心的化脓性肉芽肿炎症,在化脓性肉芽肿周围的血管内常见有微丝蚴。X线摄影可见右心室扩张,主动脉、肺动脉扩张。

绦虫

也称犬复孔绦虫,囊宫绦虫科。体长100-400毫米,节片共约120片,长形,最阔约3毫米。头节小,稍呈菱形,有棒形的顶突,环生34列小钩。体色淡红带黄。寄生在狗、猫等肉食兽的小肠内,严重感染时引起肠阻塞、贫血等症状。中间宿主是犬蚤、犬虱等。寄生于猫狗肠道内的绦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线中绦虫(中线绦虫)、泡状带绦虫(边缘绦虫)、豆状带绦虫(锯齿绦虫)、多头带绦虫(多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豆氏裂头绦虫)。

症状与危害:除了猫狗会偶然地排出成熟节片外,轻度感染通常不会引起主人注意。严重感染时呈现食欲反常(贪食、异嗜),呕吐,慢性肠炎,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贫血,消瘦,容易激动或精神沉郁,有的发生痉挛或四肢麻痹。虫体成团时可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等急腹症。如发现病犬口夹着淌末落地的绦虫孕节,以及粪便中夹杂短的绦虫节片,均可帮助确诊,节片呈白色,最小的如米粒,犬的可长达9毫米左右

金毛狗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

一、狗狗身上的寄生虫及其特征

1. 绦虫:狗常见的绦虫有犬瓜实绦虫。幼虫通常寄生于蚤体内,而成虫则在狗狗的肠道中生长。绦虫的节片会在狗狗的附近引起瘙痒,并可能导致尾巴下垂。治疗时,通常使用李友昌等药物清除绦虫。若发现节片随粪便排出,需立即治疗,并使用喷雾剂进行灭虫。

2. 蜱类:蜱类体型较大,有明显的羊膜囊,常附着在狗狗的腹部下方、前腿下方或头部下方。治疗时应小心地将蜱头拔出,避免形成脓肿。若蜱头留在皮肤内,可使用热敷并结合抗菌药物和乳膏预防感染。在蜱体上涂抹酒精后,等待蜱头放松或死亡,再用镊子垂直拔出蜱虫。

3. 跳蚤:跳蚤寄生在狗狗身上,可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包括红色小丘疹和皮肤上的黑色沙砾状物质。敏感的狗狗可能因蚤的唾液而出现大面积的炎症。治疗时可使用灭蚤喷雾剂,并保持环境清洁。

4. 癣:癣是一种皮肤真菌感染,影响狗狗的皮肤和毛发。受影响的区域可能出现松软的毛发、破裂的皮肤和皮屑。人也可以感染这种真菌。治疗时,可以使用含有碘的清洁剂,剪掉受感染区域的毛发,并使用外用膏药。狗狗还需服用药物。

5. 虱子:虱子分为噬虱和吸血虱,通常不会传染给人类和猫。虱子呈灰色,会附着在狗狗的毛发上。治疗时可以使用杀虫剂,或采用沐浴疗法(至少进行3次,每5-7天一次)以杀死成虫和孵化中的幼虫。

二、狗狗驱虫的注意事项

定期给狗狗进行驱虫是预防体内寄生虫感染的关键。应根据兽医的指导使用驱虫药物。一般而言,狗狗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驱虫,若与幼犬接触频繁,则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驱虫。所有用于繁殖的幼犬在交配前都应接受驱虫治疗。常规治疗绦虫也是推荐的,一旦发现绦虫节片随粪便排出,应立即进行治疗。

宠物医生温馨提示:若想了解更多关于狗狗寄生虫的信息,可以阅读《狗体内寄生虫有哪些》一文。

金毛狗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

一、狗狗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

1、绦虫:狗绦虫中最常见的是犬瓜实绦虫。因为幼虫在蚤体内生长。瓜子绦虫的节片就像蠕动的米粒,可以让狗狗的发痒,还可以让狗狗走路时垂着尾巴。目前的治疗是清除各种绦虫。如果发现有节片出现在狗粪中,应尽快进行治疗,用喷雾剂灭虫。

2、蜱类:狗的腹部比较大,有明显的羊膜囊,可以充血伸长;经常粘在狗毛上,伸出来的器伸进去吸食血液;蜱类通常在狗的下侧、前腿下方或者头部下面。看一看蜱,你就会明白了。头上拔以免形成脓肿。如头仍在皮肤上,用热敷的方法,结合抗菌洗药及乳膏,可预防感染。在蜱体上涂上酒精,使蜱头放松或死亡。过一会儿,再用尖头镊子,在垂直方向拉一拉,就可以把蜱拿出来了。

3、跳蚤:狗蚤不同于侵害者和猫科动物。蚤类不仅可以直接寄生在各个身上,同时可以充当其它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但主要问题是刺激皮肤。症状:咬伤部位出现红色小丘疹;皮毛上出现黑色沙砾状物质。一些比较敏感的犬,蚤的唾液会导致犬的背部出现大面积的炎症。喷洒灭蚤喷雾剂,定期在出没地区使用,保持该区清洁。、

4、癣:是一种罕见的,生长在狗的皮肤和皮毛内的传染性真菌。松软的毛发,破裂的皮肤,易受刺激,易发炎,有皮屑。人也可以感染这种病毒。可以使用特制的碘清洁剂,剪掉患部毛发,用外用膏药,同时给病人服药。

5、虱子:有噬虱和吸吮虱。这两种虱都不会传染给人和猫。虱是灰色的,粘在狗毛上。杀虫剂可以用杀虫剂,也可以用沐浴疗法(至少3次,每5-7天一次)杀灭成虫和任何孵化的幼虫。

二、狗狗驱虫注意事项

驱虫是防止犬类体内寄生虫入侵的一种重要方法。用驱虫药喂狗(根据兽医的指示)。一条狗每年至少驱虫一次,若与幼犬有密切接触,应每6个月驱虫一次,所有繁殖所用的幼犬都应在交配前进行驱虫。每一年一次的常规治疗绦虫也是值得的,只要发现绦虫在排泄物中有节片,就应该马上治疗。

宠物医生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狗狗寄生虫的文章,可以点击《狗体内寄生虫有哪些》了解。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