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措施方案
2024-06-26 14:56:47 责编:小OO
文档


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措施方案

一、总则

为有效处理化学中毒事故,提高应对化学中毒事故的医疗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将化学中毒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护患者、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和减少财物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医院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化学中毒的应急救援工作,其职责之一是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

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

(一)发现或接到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

(三)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机关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四)负责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三、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责任划分

(一)医院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及指挥工作。

(二)医院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中人员、物资的调动调配工作,向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卫生行政部门、门快速上报,最迟不得超过两小时。

(三)工会组织的负责人应全力协助安全第一责任人。在抓好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同时,协助做好受伤害人员的家属的安抚工作。

(四)化学中毒事故工作部门要认真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协助上级主管部门调查事故、搜集证据,整理资料并做好记录。

(五)参加事故应急救援人员要自觉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完成救援任务尽职尽责,通过积极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为尽快恢复工作创造条件。

(六)加强对发生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化学中毒事故工作部门安全责任人要密切配合、协助党政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防止现场物资及财产被盗或丢失。

四、化学中毒事故分类与分级

根据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及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程度,由重到轻分为突发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化学中毒事故(Ⅳ级)四个等级。

1、突发特别重大化学中毒事故(Ⅰ级)

是指突发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100人以上中毒,或者10人以上死亡,省级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化学中毒事件。

2、突发重大化学中毒事故(Ⅱ级)

发生急性化学中毒50人以上99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上9人以下。

3、突发较大化学中毒事故(Ⅲ)级

发生急性化学中毒10人以上49人以下,或者死亡1人以上4人以下的。

4、突发一般化学中毒事故(Ⅳ级)

发生急性化学中毒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五、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六、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

(二)应急救援队队长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发生时,救援小组抢救人员应根据化学物品种、中毒方式与当时病情进行针对性急救,一般措施如下:

1、尽快将中毒者救离事故地点,移至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

2、清除鼻腔、口腔内分泌物,除去义齿,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化学物污染衣服、皮肤时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反复冲洗,特别是皮肤皱褶、毛发处,冲洗20―30分钟;

4、危重的中毒者必须在现场处理后方可送上级医院,如呼吸困难或停止应立即给氧与人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送医院途中需有经验医护人员陪同;

5、如明确是什么化合物中毒时,立即用特殊的排毒剂与特效解毒剂;

6、抢救人员必须同时迅速控制中毒化学物的来源,防止再中毒;

7、在急救的同时加强护理与卫生宣传,防止医源性疾病;

8、救护者做好自身防护,如佩戴有效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与供氧面具,系好安全带;

总之,为避免救治工作紊乱,可按以下规范程序进行急救:

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污染衣服→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

(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

(四)除上述工作外,应急处理人员还应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1.现场救援、调查和采样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首先要确保个人安全,切忌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现场,以免发生中毒。进入现场前应该先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

2.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救护和转运急性化学中毒患者时,可穿C级或D级防护服、配戴正压式或携氧式呼吸器、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医疗救护人员数宜二人以上。

3.调查和采样人员进入有毒化学品储存泄漏现场调查或采样时,必须穿戴A级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眼罩、鞋靴。调查和采样人员数宜二人以上。

七、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

(一)本单位发生重大化学中毒事故后,应立即成立由检验科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有工会负责人和总务科负责人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和恢复工作组。

(二)调查组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和人员伤害情况及财产损失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并认真做好调查记录,记录要妥善保管。

(三)配合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编写、上报事故报告书方面的工作,同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等各方面的相关事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