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区县市场整治落实方案
2024-06-26 14:56:40 责编:小OO
文档


区县市场整治落实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经研究决定,从 中旬起至6月30日止,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为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核心,把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农业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农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打假、护农,稳粮、增收”的目标。

二、整治目标

通过农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力促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整治内容

以农资流通源头和农村农资门市为重点,对全县农资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种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查处:

1、无证照生产经营、超经营范围经营农资行为;

2、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和标签残缺不清、含量不足的不合格农资产品以及国家禁用、限用的农资产品,加大已经公告停止生产使用的高毒农药、禁用药物清缴力度;

3、制售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的各类农资产品;

4、利用各种广告或媒体对农资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做虚假宣传的行为;

5、各种哄抬农资物价的行为。

四、时间安排

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下旬)

月底,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全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县直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场、区)也要召开相关会议进行贯彻落实。营造整治声势,县新闻中心要在县有线电视上滚动播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有关通知,各乡镇(场、区)要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形成强大的声势。开展咨询活动,农业、质监、工商、供销等相关部门要深入各乡镇(场、区)开展农资现场检测抽样、展示真假农资产品实物和图片、设立农资咨询点等,营造浓厚整治氛围。畅通投诉渠道,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确保消费者和执法单位之间的沟通顺畅,以便及时有力查处各种坑农、害农的农资案件。

(二)第二阶段:排查摸底( 上旬)

各成员单位要结合部门职能,对全县所有农资经销商进行排查摸底,重点排查群众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以及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农资经营点。对证照齐全的合法农资经营点进行登记造册,对有问题的经营点进行分类、汇总,确定整治对象。各乡镇(场、区)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提供违法违规线索,为下阶段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奠定基础。

(三)第三阶段:集中整治( 中旬月)

各成员单位要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采取联合执法整治与分头治理相结合方式,对违规违法情节轻微的案件,由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进行查处。对案情复杂、重大、影响恶劣的案件,应在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依法统一指挥下,组织精干力量进行联合执法,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整治期间,农业、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要在县有线电视台、报纸等相关媒体上曝光一批农资重大违法案件,形成强大的震慑和警示作用,提高监管效率和执法权威。

(四)第四阶段:整改提高(年6月)

各成员单位要对前三阶段工作中发现的农资市场存在问题进行逐一整改,并针对当前农资市场监管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水平,提高放心农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活动结束后,县农资协会要根据农资市场主体资质、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结合农资市场整治成果,评选一批“农资消费放心店”,并建立监管对象诚信档案,对失信经营户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对违法次数多、性质严重的农资经营单位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农业、工商、质监、物价、安监等相关部门在6月底前,要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报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再向县常委会进行专题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加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经县同意,决定成立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人员组成如下:

(二)密切配合,强力推进。各乡镇(场、区)和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按照县的工作部署,围绕整治方案的目标和重点,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各执法部门之间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配合,发挥共同监管的作用,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应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合打击查处。

(三)强化责任,确保成效。各乡镇(场、区)、县直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职责,将任务分解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增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县农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将邀请县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失职、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损失和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要通报表扬。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