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改造装饰工程质量控制保证体系
2024-06-26 14:56:49 责编:小OO
文档


改造装饰工程质量控制保证体系

改造装饰工程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第1 节过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控制和施工操作质量的控制。1-

1、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质检员、各专业工长和班组长为小组成员。管理小组工作内容

1、 熟悉图纸各节点施工大样、质量标准。

2、 掌握各种工序质量检查的手段。

3、 现场施工巡查。

4、 发现施工质量现象,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总结经验。

5、 做好施工日记工作。

6、 对各班组交接工序进行检查。

7、 对隐藏工程进行检查,并通知监理方、设计方、甲方、质检部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做好隐蔽验收工程资料的整理。

8、 成品保护的检查。

9、 质量检查的流程班组自检→工长检查→下工序班组交接检查→质量管理小组→下工序可以开始。1-

2、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 技术交底流程设计向技术部交底→技术部向施工各工长交底→各工长对专业班组长交底→各班组长对主要工人交底。

2、 技术交底制度我项目部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采取向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是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对参与施工过程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的一次技术性的交待,交待内容必须使得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施工的对象从设计情况、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到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的组织施工,合理的安排工序,避免发生技术指导错误或操作失误。技术交底的具体内容包括:

(1) 设计交底:由业主(监理)主持,施工专业负责人参加,设计人员主讲,详细介绍设计图纸的要求,工程特点,质量标准。

(2)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部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专业工长向各专业各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⑶ 技术交底卡制度和工序交接卡制度的建立。

3、 技术交底卡措施使用图表和书面材料,将具体做法、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材料情况和操作规程等进行书面交底,写清楚施工班组按图表和书面材料内容施工,避免发生差错。在施工中,施工工人在一时之间忘记怎么做时,交底资料就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4、 设置质量控制点,明确难点解决措施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对操作人员、材料、工具、施工工艺参数和方法均重点控制。1-

3、 施工操作的质量控制装饰工程的最终结果,施工操作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强施工过程施工操作的质量监控是相当关键的。必须从以下措施入手。

1、 建立"样板间制度"即在每一道工序开始时,首先做样板,邀请监理公司、业主代表、本公司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检查和评定,检查该项工作所有的材料、工艺是否满足要求,通过鉴定并以样板为标准开展大面积施工。建立"样板间制度"是一个确定用料、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的过程,又是培训施工队伍的一种形式。施工过程中班组人员固定,定人定部位操作,便于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和掌握技巧。

2、 实行班组自检制度

2.1 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各班组长带头进行自检,自检不合格,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

2.2 班组长完成本班组任务后提供自检结果给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对本工序每一步操作的自检记录留档。

2.3 为了检查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和鉴定上道工序的结果,项目部组织三道工序班组长进行检查活动,检查结果做书面记录,有问题马上整改。

3、 实行交接检制度班组与班组,工种与工种,工序与工序之间需按时进行交接。执行交接制度,便于检查本工序,服务下工序,保护工序成品,明确责任。

4、 终检制度由项目部组织,邀请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改。本验收结果作为分项工程奖罚制度。1-

4、 实行挂牌施工,质量奖罚制度采取班组操作区挂牌、质量与经济挂钩的制度。为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对班组工人操作优秀者奖,不合格者罚,重则退场。这一措施必将有力地加强班组责任心,保障提高一次验合格率,提高质量,保证工期。1-

5、 质量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制度

1、 项目部召集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人员共同研讨问题产生的原因。

2、 书面通告处理意见,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进行罚款和书面批评。

3、 召集其他班组长召开现场会议,以本事故作为借鉴,杜绝在其余工段发生同类事故,再次强调要确保质量。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2-

1、 基础工作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验评标准组织编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认真组织学习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对全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按照ISO9002 体系运行文件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设立专职质检员和成品保护管理员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台帐,单位的领导要经常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情况。要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本工程的质量管理重点,并成立QC 小组,经常开展质量分析活动和劳动竞赛活动,做好记录。2-

2、 物资检验规定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组织检查验收,建立台帐。所有进场物资必须具有合格的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和实验报告。对需要做复试的原材料,如:水泥、防水材料等,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取样实验,并将实验报告向业主(监理)报告。对进场的物资必须进行标识,按已经过检验、未经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等三种状态进行分种类堆放,严格保管避免用不合格材料。对不合格物资,坚决要求不准进场,同时要注明处理结果和材料去向。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应建立台帐。2-

3、 过程检验及报验规定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及企业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每个分项工程(工序)开工之前,严格按工艺标准要求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工程施工实行"三检制",应认真抓好班组的自检工作,设立专职质检员,督促班组的自检及填写自检记录。分部分项(工序)工程完成后,必须组织自检和工序间的交接检查,不合格的分项或工序,不经返修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分项工程(工序)达到合格后填好报验单报业主(监理)复查验收,报验单附自检、交接检记录、隐蔽记录、预检记录、质量评定等资料。严格按照"三检制"组织检查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做到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真正做到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不合格的工序不移交。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不得隐瞒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督促操作者及时整改。2-

4、 不合格项(工序)处理规定施工中出现施工质量严重不合格,不得擅自进行处理,必须及时汇报,由项目部制定处理方案。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处理方案进行返修,并将处理结果报业主(监理)复查,复查达不到合格的应重新处理,直至达到合格为止。凡因施工不当造成的一切后果,包括经济损失,一律由责任单位自负。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必须按规定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并及时上报项目部。出现质量事故时,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追查责任者、事故的经过。对责任者进行严格处理,不得讲情面。2-

5、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应按照国家质量验评标准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由责任单位组织自检评定,报项目部进行核定,主要分部由公司质检站核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必须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工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由项目专职质检员核定质量等级。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由专职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提出纠正措施,整改后重新评定。2-

6、 质量保证资料管理规定质量保证基础资料,由项目部负责填写、整理,并严格执行地方行业标准。各种质量保证资料,必须与施工同步,不得后补,以保证资料的完整、真实、整齐。2-

7、 工程质量奖罚规定责任单位对工程质量认真负责,分期、分阶段、分部位,达到预期质量目标的给予奖励。奖励额度按照双方约定的合同条款执行。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或经上级部门检查工程质量低劣,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的给予处罚。处罚额度按照双方约定的合同条款执行。进场材料把关严格、保管、发放等管理好的,原材、半成品控制严格,给施工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按双方合同约定给予奖励。否则,给予处罚。不按图施工,违章操作,造成返工的根据返工损失大小给予加倍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