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社局工作总结暨年工作计划
2024-06-26 14:57:36 责编:小OO
文档


人社局工作总结暨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的坚强领导下,区人社局深入贯彻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人社事业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 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高精尖,一着不让抓招商。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以“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上海等地区为主攻方向,走访高精尖项目,有的放矢拜访客商。我局招引的岩发桩业有限公司通过市发改亿元以上竣工项目认定,万祥高科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市发改亿元以上开工项目认定,万祥高科材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科技型开工项目。在做好工业项目招引的同时,我局结合打造电商名城的战略部署,大力招引电商项目。目前,我局招引的正盈科技有限公司、隆清商贸有限公司和鲁班智慧建设有限公司都已入驻电商园区。

(二)对标高质量,真抓实干促指标。我局承担三项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分别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得分情况: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20人,完成考核指标任务,得1分(该指标不排名且基本分值为1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4.0%,排名第1,得0.2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1-12月人均待遇水平为182.61元,在第四季度预考核中综合得分排名第二。

(三)打好组合拳,全力以赴稳就业。我局按照上级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突出精准发力、创业引领、服务推进,就业创业质量稳步提升。 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7%。注重服务,促进稳定就业。受疫情影响,我局借助新媒体举办网上招聘会,为缺工企业与求职者搭建空中对接交流平台。疫情缓解后,组织开展线下招聘会,先后组织举办千鸟园广场天天招聘、乡镇巡回招聘、点对点招聘等活动合计40余场。全区共有85家企业参加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接受群众现场咨询 0多人次,散发宣传手册30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6800个,达成就业意向3600人。其中乡镇巡回招聘会这一特色工作受到电视台朝闻天下、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强国网络平台、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就业杂志、新华日报交汇点、工人报、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注重培训,扩宽渠道保就业。围绕培养区内重点产业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年,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920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1180人,完成省小康指标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的157%。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495人。开展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省、市以工代训补贴。鼓励、动员广大企业开展以工代训,促进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 年,已兑付105家企业19118人,合计19 .4万元的补贴资金。强化扶持,助推创新创业。积极开展省级、市级、区级创业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等系列服务,同时依托载体和乡镇(街道)挖掘优秀创业人才、优秀创业项目。在市人社局主办的全市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局推荐的创业标兵取得了2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和1个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普惠金融”行动中,进一步简化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初审程序和一次性初创补贴的办理流程,为城乡创业者提供高效、快捷服务。 年,已为创业人员办理各类创业补贴46人,补贴金额29.5万元;为创业者进行富民创业贷款资格审核共计227笔5874万元。落实,助力企业发展。我局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等媒体广泛宣传企业稳岗补贴,同时与区发改、工信、财政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企业申报稳岗补贴审核、经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界定,现场会办,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稳岗补贴。 年,共为131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843.69万元,惠及职工3.38万人;落实“惠企招工宿六条”,为109家企业发放惠企补贴资金160.42万元,涉及职工数1.83万人;疫情期间为71家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资金842.88万元,惠及职工8123人;为18家企业办理吸纳就业补贴18.90万元。(四)筑牢安全网,全心全意惠民生。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以扩面征缴为基础,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保险覆盖范围扩大。截至 年12月底,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9.3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7.0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01万人。城乡居保稳步推进。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个单位,参保16.01万人;为7.83万名60岁以上人员发放养老金17481.26万元,发放率100%。 年,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待遇水平为182.61元。征地保障及时发放。严格执行省第93号令,有序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截止 年末,已完成263个地块社保安置,为10098名符合条件被征地农民办理了参保发放手续。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工作。按照省市统一工作部署,做好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工作,区改革后新增退休人员中, 年,已落实新的计发待遇退休人员659人,计发率88%。

(五)打造新高地,持之以恒聚英才。我局积极落实人才扎根计划,推进人才项目实施,为“工业强区、电商名城、幸福家园”三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开展人才招引进校园活动。我局组织骨干企业通过网站需求信息,利用、豫见先锋、人社微信公众号等活动平台推送宣传,求职者通过线上投递简历,引导企业与毕业生通过QQ、微信视频等方式开展面试。京东、联旺等90多家企业通过平台接收简历 余份,其他渠道接收简历220份。强化就业见习引领。充分利用就业见习补助,组织高校毕业生到省级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一方面提高了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切实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截至目前,我区省、市见习基地共接纳就业见习人员748人,其中334人享受见习补贴,共获得省级见习补帖资金131.75万元。实施“五大行动计划”。根据市相关文件精神,广泛开展“购房券”宣传,全面落实新一轮人才,促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截至目前,初审申请124人,其中全日制工作类123人,自主创业类1人,申请涉及金额0万元;申兑51人,申兑涉及金额240.5万元。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93人,“三支一扶”25人,选聘生32人以及3772名各类紧缺急需人才,人才信息入库98%以上。

(六)瞄准关切点,凝心聚力护权益。今年以来,我局根据疫情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用人单位书面审查和案件受理等相关工作,目前未发生一起因农民工讨薪而引起的件,全区劳资关系和谐稳定。加强劳动监察执法。重点围绕中秋、国庆、春节等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关键时点,我局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年,抽调执法人员58人,共排查工地76户/次,企业780户/次,为农民工补签劳动合同500余份,追回劳动者工资378.61万元。同时畅通投诉渠道,确保劳动者维权有助。今年共接待劳动者投诉举报276件,涉及劳动者398人,追发工资439.5万元。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我局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庭下调解为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秉公办理。 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71件,其中案内359件,案外412件,总案件中调解结案710件,调解结案率为92.1%,有效保障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 年工作计划

年,区人社局将严格按照区委、区工作要求,对标各项目标任务,紧盯全区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总结新经验,站在新起点,不断开创人社事业新篇章。

(一)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实时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提前做好 年度“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筹备工作。注重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升创业培训成效,增强城乡劳动者技能水平。发挥创业引导扶持资金在促进创业、推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创业就业。同时围绕建成集人力资源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才测评、培训、派遣等服务为一体的人才资源产业服务综合中心,打造全省一流的就业创业筑梦驿站,为全区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托技师学院和区内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把就业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加强面向市场的技能培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三)推动实施“幸福行动”。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展开“拉网式”专项行动,广泛宣传社会保险的各项方针和法律法规,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组织企事业单位赴省内外高校参加人才招聘季活动,力争引进300名以上“双一流”高校毕业生,3500名各类紧缺急需人才。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050个,为企业留住人才打好基础。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研究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为职工提供更好地维权保障服务,围绕农民工工资清欠、未成年益保护等重点环节,进一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