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2024-06-26 14:57:42 责编:小OO
文档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硬件建设。

1.围绕“十百千”示范工程标准,积极配合各乡镇做好效能提升工作。做好涟沭、成子湖两个片区15个文化阵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善提升工作。

2.印发《 年县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与筛选出的18座符合建设条件的旅游厕所所属主体签订《 年旅游厕所建设承诺书》,厕所不断深化。

(二)文化活动。

截止5月底,已完成线下线上各类文化惠民演出72场。其中淮海剧团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32场;文化馆组织团拜会、进敬老院慰问演出、进景区演出、书法展、摄影展等25场;图书馆组织读书节启动仪式、水讲坛视频讲座等活动15场;文艺科组织新年音乐会1场。2-3月组织文艺爱好者及业余文艺团队创作疫情防控主题文艺作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助力疫情防控;4月3日开展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主题线上宣传活动,并向市民发放倡议书;5月3日组织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业余文艺团队到走进民政老年公寓,举办文艺演出活动,给老年人送去欢乐和幸福;5月19日在馆内多功能报告厅举办致敬抗疫英雄__ __ 道德讲堂活动;5月举办线上人情新风“宿九条”原创作品展演活动,共4场,减人情负担,扬文明新风。5月1日,组织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云渡桃雕、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膘鸡、县级非遗保护项目草编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促进文旅融合;为迎接全国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县博物馆举办了系列活动:“小画家”打卡县博物馆、文物知识进校园让文物“活”起来。

(三)旅游工作。

1.不断强化品牌创建。根据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标准,确定卢集成河村、爱园果园村为今年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单位,于5月底上报申报台账,进行网上申报。

2.完善旅游投诉机制。在全县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行社和星级酒店等涉旅企业公布旅游投诉受理电话。局市场管理科负责旅游投诉受理工作,保证“12318”旅游投诉渠道畅通,及时处理12345旅游投诉电话。旅游投诉回复率和游客满意率均达到100%,有效维护了游客合法权益。

3.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诚信服务“红黑榜”,将全县各旅行社、景区、星级酒店纳入“红黑榜”评价名单。加强旅游文明建设,树立旅游新形象。结合清明假期、“五一”小长假、“519中国旅游日”等旅游活动,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及游客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生态环境和市场秩序,形成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优化环境,以整治国内游和出境游市场为重点,重点打击“黑车”、“黑导”、“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行为。 年4月17日,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全县旅游包车开展联合检查。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各旅游经营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以季度为周期开展“双随机”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录入系统,接受社会监督。1-5月,我县累计接待游客60.8万人次,同比下降41%;旅游总收入4.86亿元,同比下降47%。

(四)文博工作。

1.淩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本着真实、完整、全面地保存淩城遗址的历史信息和全部价值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初稿,正在做重点勘探前期准备工作,逐步完善文本。

2.4月13日至20日,对全县二十余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春季文物安全大巡查,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加强文物安全监管,确保文物安全,同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等相关法律法规,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及时消除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隐患,切实将文物安全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全县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水平。

(五)群文创作。

1.4月3日召开了文艺精品创作座谈会暨发放 年优秀原作剧目补助资金。组织业余文艺团队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创作元素,创作编排人情新风“宿九条”原创文艺作品33个。

2.做好申报省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工作。创作歌曲《铁锤镰刀民族魂》参加省厅举办的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评选活动。歌曲由国家一级编剧、诗人,现任省演艺集团创作室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客席教授,著名词作家阮云松老师作词;省音乐家协会副、国家一级作曲、原省文化厅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吴晓平老师作曲。同时,由淮海剧团(地方戏保护中心)和红舞鞋舞蹈培训中心共15名舞蹈演员伴舞,并邀请省文化馆文艺部副主任寇文到馆指导编舞及舞美等其他工作。

(六)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

1.严格按照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及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根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做好文旅场所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和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对我县内网吧、KTV、游戏游艺场所、室内景区落实防控措施情况进行逐一核查,凡是防控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文旅场所,坚决禁止开放。坚持有序开放、预约限流。要求各文旅场所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和“苏康码”查验制度,要求各景区、网吧、娱乐场所在入口处安排专人值班,对进入场所消费者进行体温测量。上网人流,要求各上网服务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50%,每个包间也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50%,严格执行限流限量要求。严格控制妈祖文化园、杨树博物馆等热门景区人流密度,景区日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不高于核定值的30%,并对场所内游客数量实行动态管理,防范聚集性风险。

2.坚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将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成立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明查暗访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县已复工的文化和旅游场所开展常态化细致化的安全隐患排查。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再落实。

根据《县文化和旅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部署,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整治行动等“行动”,由各大行动牵头领导带队,对县内各文化和旅游企业进行过细排查,截止目前,累计出动检查人次739人次,检查各类文旅企业600余家次,整改各类问题420余条,确保全县文旅行业安全平稳运行。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意识再强化。5月9日下午,组织召开 年度文化和旅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集中宣讲“春风行动”暨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会议,全县所有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旅行社、A级景区负责人和安全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3. 年我们的文化惠民活动任务是送戏下乡 场,公共文化服务演出进社区演出300场,秀英剧场淮海戏专场12场,市民广场举办“周末大舞台,欢乐大家唱”专题文艺演出10场。因疫情原因,不能户外演出,积极组织文艺骨干,开展优秀抗“疫”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突出主题创作、编排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护意识,疫情期间创作了音乐快板《众志成城战疫情》,淮海戏戏歌《定能战胜毒魔渡难关》《防控并举驱疫魔》《众志成城战疫情》。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县地方戏种保护中心开展的“劳动最光荣”抖音线上直播演出活动与广大观众见面,在特殊时期创新方式,用文艺的形式为“疫”发声,在特别日子用“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全县复工职工及家人致以节日问候,共开展3场线上直播演出活动。

(七)招商引资

年签约项目:新中开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占地35亩,投资2.2亿。设计、研发、生产智能配电柜(站),智能开关等。目前进展顺利,处于图纸设计报审阶段,下半年开工。 年新签约项目:旅伴护理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占地85亩,投资3.2亿,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达到年销售10亿,上交税收不低于1500万。主要生产成人卫生护理用品。目前在办理相关证件,6月份可开始厂房改造装修,预计9月份左右可开始生产。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十百千”示范工程提升工作。分别是2个文化站(李口文化站、裴圩文化站)、1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爱园镇洪园村、穿城镇砖井村、高渡镇周岗嘴村、来安街道刘集圩村、李口镇葛庄村、里仁乡红豆村、临河镇云渡村、卢集镇范家湖村、南刘集乡刘集村、裴圩镇陈集村、三庄乡橡槐村、王集镇集东村、张家圩镇颜圩村、庄圩乡王码村、众兴镇东祥社区)。

二是疫情解除后,迅速组织地方戏种保护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确保年底完成目标任务400场。

三是做好“五星工程奖”参赛工作,积极做好歌曲《铁锤镰刀民族魂》排练工作,迎接6月份的初赛。创作排演4个小戏,2个小品。结合新时展,拟全新打造排练大型淮海戏《董振英》,献礼建党100周年。

四是组织一次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实战演练。分时段有序组织开展全县各文旅行业经营业主、安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实战演练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文旅行业从业人员人人都有消防意识,人人都会使用灭火器。

五是完成县“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规划为引领,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我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年底纳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持续推动18座旅游厕所新改建工作,对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定细则对AA以下旅游厕所评估定级,同时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积极迎接市考评组,完成AAA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加强旅游品牌创建工作,督促指导4A级景区杨树博物馆、省级工业旅游区洋河酒厂(基地)做好复核工作,加强A级旅游景区动态监督管理,配合市局开展3A以上景区暗访复核、自行组织2A景区暗访复核工作。

六是文化馆等级馆评定。严格按照评分体系佐证材料准备,确保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对网站、微信公众号、文化云等进行内容更新。

七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帮办服务工作,争取已签约项目早建成早投产,积极做好策应扶持等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