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
1.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思想、法规和安全技术教育三种主要内容:
(1) 思想教育,主要是正面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选取典型事故进行分析,从事故的政治影响、经济损失、个人受害后果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2) 法规教育,主要是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条例、本企业已有的具体规定、制度和纪律条文。
⑶ 安全技术教育,包括生产技术、一般安全技术的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的训练。其内容主要是本厂安全技术知识、工业卫生知识和消防知识,本班组动力特点、危险地点和设备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电气安全技术和触电预防;急救知识;高温、粉尘、有毒、有害作业的防护;职业病原因和预防知识;运输安全知识;保健仪器、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和正确使用知识等业安全技术训练,是指对锅炉等受压容器,电、气焊接、易燃易爆、化工有毒有害、微波及射线辐射等特殊工种进行的专门安全知识和技能训练。
2.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三级教育:在工业企业所有伤亡事故中,由于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识而产生的事故发生率一般为50%左右,所以对新工人、来厂实习人员和调动工作的工人,要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其中,班组安全教育包括:介绍本班安全生产情况,生产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各种防护及保险装置作用,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和操作注意事项。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可以结合本企业本班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如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交 现场作业细则场作业分析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和简化、方法工程三种。作业分析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和简化、方法工程三种,其研究目的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适的方法完成。动作分析可分为五大原则,二十七条项目:
第一条 关于人体运动的原则
(一) 使用双手从事生产性工作;
(二) 双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各种对称工作;
(三) 使手和手臂的移动作连续曲线的动作;
(四) 工作应有节奏,使工作自动而圆滑;
(五) 操作范围内,尽量使移动距离最短,并用最低类别的动作。
第二条 关于工作场所的原则
(一) 手和手臂的运动途径应在正常工作区域内;
(二) 必须用眼睛注意的工作,应保证有正常视野;
(三) 工具和材料应置于固定位置;
(四) 工作场所的高度应设计能供站立或坐着使用;
(五) 工作区域应以少移动为原则;
(六) 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导致好的工作表现。
第三条 关于工具和设备的原则
(一) 工具和设备应预置于随手即可拿到或抓取之处;
(二) 以足踏板和固定工具代替手的动作,使手能执行更有用的工作;
(三) 使用将完成产品移去的自动弹出设施;
(四) 在方便操作的情况下,将机器控制排列妥善;
(五) 利用特别的工具和复合的工具(多种用途的工具);
(六) 考虑如何使用机器以便利操作。
第四条 关于材料搬运的原则
(一) 为方便捉拿,应有良好的设计;
(二) 安排重力输送的漏斗、分离器、堆放和输送带,将材料送至使用地点;
(三) 预置和分类标明下一操作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四) 用落地输送法将产品挪开;
(五) 将所有较重物品举起时使用搬运机械。
第五条 关于节省时间的原则
(一) 改善人工和机械动作的迟疑或暂时停止的问题;
(二) 通常动作形式需要较少步骤或元素者,所用的时间最短;
(三) 当机器工作时,工作应是进行中;而工作进行时,机器应是工作中。
第六条 填写方式
(一) 操作步骤需按照工作流程详细记录;
(二) 操作方法应于操作步骤手续中给予详细记录,操作方法尽量以显浅文字叙述,使员工易于了解;
(三) 当机器工作时,工作应是进行中,而工作进行时,机器应在工作中;
(四) 应同时加工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
(五) 操作方法若叙述不完整,需用图示辅助说明,能绘图者尽量用图示,使操作员易于了解;
(六) 其余应注意事项,需填写于表格中;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