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县政印发全县科技发展规划
2024-06-26 14:56:24 责编:小OO
文档


县政印发全县科技发展规划

一、“”科技发展回顾

“”期间,我县科技工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大了支持力度,增加了科技投入,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1、科技投入增长明显。“”期间,县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达到1569万元,费用增长比例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占县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已达到年的1.27%。全县工业系统“”期间累计投入开发经费2.35亿元,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

2、工业科技进步显著。“”期间,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新新产品。共完成国家、省、市级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课题1,组织实施县级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76项,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5项。

3、科技兴农步伐加快。“”期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和推广新品种3,优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利用各种渠道科技信息580余条,举办科技讲座126期。利用科技宣传周及科技下乡的有利时机,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次,培训人数20万人次,散发各类资料、明白纸10余万份。

4、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期间,以企业为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雪花梨”成功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我县梨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5、防震减灾工作取得进展。“”期间,积极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完善了全县各级应急预案,在全县16个乡(镇)办事处及281个行政村建立了“三网一员”预防体系,做到了县、乡、村互通互联。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简化抗震设防审批程序。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以邓XX理论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全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服务水平为保障,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为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三、“十二五”任务目标及重点工作

(一)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科技经费增长的比例

继续保持并增加全县科技研发和能力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做强我县支柱产业,促进全县经济增长。今后五年内,在年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的基数上,每年递增50万元,到年,财政科技拨款争取达到财政支出的3%。成立科技创新投资公司,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争取到年未,年投入科技创新基金要达到5000万元以上。

(二)加快孵化器建设,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

建设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玉米生物、纺织印染、造纸包装、医药化工、食品调味品、机械制造六大产业为重点,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和优惠,实现资源共享,争取更多企业加入到孵化器中来,在孵化器成长、毕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年,建成1家综合性孵化器并使建设基本完善,进住企业达到5-10家。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特色农业区建设

1、切实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围绕粮食、梨果、畜禽等特色和优势产业,积极推广优良品种,重点引进推广新品种、新型实用技术,研究新的耕作技术和推广新的种养模式,扩大设施栽培面积。

2、加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建设,。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集成示范,开展高产、稳产种植模式和节水技术研究。到年未,主要农作物、梨果、畜禽水产优良品种及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达到90%,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率达到90%以上。在全县建成4个市级科技示范村,100个县级科技示范村,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活动。

3、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县财政设立科技特派员工程专项补助经费,落实科技特派员优惠,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围绕全县工作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重点乡镇、特色村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派驻科技特派员,具体负责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将从事不同专业技术的科技特派员,按产业或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服务。到年未,科技特派员要达到100名。

(四)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1、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高校的联合与合作,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实现在较高水平上的技术跨越。到年,全县创建科研开发中心2-3家。

2、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科技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服务职能,为企业引进技术和人才引线搭桥,重点引进具有现代意识、系统知识、创新能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善于资本市场运作的金融人才,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和拥有资金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资金装备水平。年未,全县年开发新产品10个,引进高新技术50项,拥有长住高级技术人员100名。

(五)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力度,提高全县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加快科技网络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运用适用技术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好、知识新、技能精、学科全、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科技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协会、文化技术学校、农科教培训基地等组织和阵地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定期组织送技术下乡活动,提农民技术和文化素质。到年未,全县30%农民骨干成为农业技术的带头人,户均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六)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提高专利技术实施力度

引导和帮助企业、研发机构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研究开发项目要进行专利信息分析、研究,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划立项和成果验收的重要指标,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开发专利技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实施奖励。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专利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整体素质。同时,健全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加大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有利于保护发明创造,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良好法制和市场环境。到年未,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3家,年专利申请增长率达到10%。

(七)加强抗震设防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分析和预报,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发挥广大群众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各级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工作的管理,将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纳入抗震设防审批工作的管理范围,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震防设施监测及监督检查,实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前置审批、前置审批单位联合审图和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灾害来临时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到年未,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率及监测监督率达到100%。

(八)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家园

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广新型墙体建筑、复式建筑技术,开发防水、隔热、隔音、节能材料,综合利用太阳能技术,建立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模式。到年未,全县建成1-2个科技型综合节能示范住宅小区。

四、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我县“十二五”科技规划任务顺利完成,必须加强党和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支撑条件,进一步促进科技长入经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一)加强和改善科技管理工作

按照“营造环境、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示范引导”的工作思路,加强和改善科技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研究和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坚持重大项目先论证后决策的程序。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建立科技发展与运行的监测、评估系统。

(二)严格落实科技法规

围绕我县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以解决技术创新中的关键和突出问题为原则,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认真贯彻落实保护措施,加速人才、技术的引进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培养一支素质高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杠杆,促进技术创新。

(三)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确保我县财政科技投入水平符合法定要求,发挥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坚持科技三项经费有偿与无偿使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基金的杠杆作用,做到科学事业费要为科研提供保障,并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担当科技投入的主体。“十二五”期间,一般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的比重要达到1%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

(四)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重点建设研究开发、科技企业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的带头人队伍。扩大人才引进渠道,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结合。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科技人事管理办法,实行人才评价社会化、人才配置市场化、单位用人自主化。加强科技人才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的建设,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五)推进科技和机制创新

按照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深化奖励、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奖励为引导、市场化分配为主的科技激励机制,推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发展网上技术服务和网上技术市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